【走势分析】
1、今天指数深V反弹,受中美贸易的利空冲击之下,指数早盘低开跌走,午盘后在生物疫苗、军工券商带领下深V反弹,一路震荡上行。题材炒作午后回暖,短线人气逐步活跃。当前是一个上涨的震荡位置,短期震荡是为了后期上涨,大家一定不要被短期市场情绪干扰。坚定持股信心。
2、配置方向来看,短期监管压制指数急速上涨,想要稳定健康长牛出现。资本要朝科技板块配置靠拢,这是政策的意图。而券商作为未来指数上涨核心中坚力量。科技股不是涨的高不高的问题,而是你的行为与觉悟是否正确的问题。医药股是支撑投资者组合稳固收益的保护伞,热闹时候用不上,一旦遇到冷水,回头一看医药股一山更比一山高。
3、短期市场焦点将集中在改制行为对市场的心理引导上,长期来看不管是开设注册制的科创板,还是将相对成熟的创业板也转为注册、再融资松绑,引导科技股龙头的估值水平提升,都是牛市驱动核心因素。同时在经济没有明显向好,新兴产业的龙头还没有真正壮大之前,再次制造疯牛自毁长城绝对是决策层不想看到的。我们应该更有信心,期待着一场A股大慢牛的稳步展开。
【好公司三个维度】
当前我们鲜明旗帜说当前可能慢牛,注册制下要把握好公司,前段时间在拜读高领资本投资文章的时候,给出以下三个维度去发现一个好的公司,与大家共鸣。
行业的维度
一、看行业的商业模式
我经常说,买股票看行业,就像买房子看小区一样,你可以装修你的房子,但是没有办法改变小区的环境,是不是学区房、小区中庭大不大等,这些因素你是无法改变的。公司也一样,即便有很优秀的管理层,但如果在一个很烂的行业,不管你怎么敬业、挣扎,业绩都不会太好。
而有一些行业,你会发现赚钱实在太容易了,很典型的就是白酒行业。2013年、2014年“三公经费”严管,大多数公司股价下调但还是很好赚钱。因此,从行业的维度看,首先是看行业的商业模式,也就是这个行业挣钱是否容易。
第二,看行业的竞争格局
我们经常说格局决定结局,很典型的两家公司就是美的、格力。空调并不算很出众的行业,但是2005年价格战之后至今,形成了格力和美的市场占有率具有很大优势的格局。行业格局优化后,即使整体增速下滑,格力和美的的业绩增长也很快,股价也都涨了几十倍。
第三,看行业的空间。
中国过去15年走了美国100年走的路,可以在三年时间内用掉美国一个世纪用的水泥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定有一些行业的成长空间是有限的,甚至有可能已经是夕阳行业。在行业选择上我们要避开这些夕阳行业,同时也要避开刚开始就“百舸争流”的行业。
一些新兴行业刚刚发展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这个行业好,有100家天使投资人往上扑,50家VC往里冲,公司之间打价格战,这样的行业你不知道谁是赢家。我们要的是成长期和稳定期,有些消费品在成长期,这种阶段下特别好做投资。当然,产品的生命周期也要看。
第四,看行业的门槛。
中国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国家,资本回报率稍微高一点儿的行业、净润率稍微高一点儿的行业,就会有100个人“山寨”、1000个人抄袭。所以门槛很重要,要么资源独占,要么有牌照限制,要么有技术优势,要么有品牌优势。从白酒行业来看,2012年、2013年有非常多的地产公司尝试开发自己的白酒品牌,但到2015年、2016年都死掉了,这个行业是有门槛的,别人进不来。
公司的维度
我们要找品类优秀的公司。看一看公司内部的管理机制,看一看产品的定位。
我总是问自己一个问题:这家公司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是会越大越强,还是会越大越难?有些行业的公司销售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往上走就超出了管理半径,可复制性就不强了,增长也非常难,这种行业就是越大越难,对这种行业要小心。
中国有很多软件公司其实是做系统集成的,成长过程中大量依赖人海战术,虽然销售是增长的,但是人均利润不断下滑,没有规模效应。这跟微软公司产品化的软件不一样。我们都想买行业龙头,要有规模优势,越大越强。
管理层的维度
看管理层分两个方面:一是看他的能力,二是看他的诚信度。
一是看战略上是否清晰,是否聚焦。很多公司会转型到其他行业,这种随便乱转型的公司我们从来都不碰。老本行都做不好,转型做一个新行业能够做好吗?过去两年,各种转型的公司基本上成功的很少。
二是战术上的执行力。对于中小公司,关键看老板的个人能力和魅力。我们经常会调研中层干部,看他们是不是崇拜自己的董事长;对大公司会看中层干部的关键绩效指标(KPI)
【后市策略】
作者:陈本强 投资顾问
执业证书编号:A1130619080001
时间:2020年07月23日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