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1月23日,两市遭遇重挫,沪指跌逾2%失守3400点,创今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创业板指大跌逾3%失守1800点。两市近2900只个股飘绿。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股市的大跌?
2017年11月23日,狂欢中高歌猛进的深沪股市,终于从高高的位置上摔了下来。这一跤摔得非常突然,非常沉重,如同维密秀台上的“奚梦瑶之摔”!
截至11月23日收盘,上证指数暴跌了78.54点,收于3351.92点,下跌了2.29%(今年最大的一根阴线);深圳成分指数、中小板指数、创业板指数,也都暴跌了超过3%。
深沪股市所有的板块全部收绿,跌幅居前的包括:矿物制品、船舶、保险、医疗保健、航空、家用电器、酿酒等。此前涨幅巨大的蓝筹股,都出现了普遍的下跌。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11月23日的大跌?以下几个原因不容忽视:
一、银监会将一刀切清理整顿现金贷平台
一位业内人士独家透露,从银监会方面获知国务院金融稳定与发展委员会传达关于清理整顿网贷公司的信息,其中涉及现金贷业务的大致内容如下:
1. 除现有157家已有网络小贷牌照的机构之外,不再发放新的牌照。
2. 彻查并清理国资代持股权、以国资名义申请牌照等挂靠的情况(例如江西的牌照大部分属于挂靠,估计基本都会停掉)。
3. 重点关注最近一年内发生过控制权变更的持牌机构,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
4. 清理后只保留两类持牌机构:大型国企(最好有金融背景);大的互联网主体(如蚂蚁金服、京东、百度),一个集团只保留一个牌照。
5. 不允许把小额债权做成资产包在交易平台出售,或以其他方式证券化。
这意味着,现金贷平台已被一刀切了,合规玩家将寥寥无几。
二、11月份成解禁高峰月 年内还有15股解禁比例超30%
据统计,从现在起算至2020年,以当前股价估算,全市场将累计解禁1518.96亿股、涉及公司市值3.5万亿元,其中从2019年10月开始,连续多个月份的解禁市值超千亿元。
其中在2017年,11月将解禁48.87亿股、涉及市值1037.73亿元,12月解禁35.51亿股,涉及市值631.9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两市还有54只次新股要进行解禁,10股的解禁比例超上海银行(601229),其中华安证券(600909)、麦迪科技(603990)和苏州科达(603660)将分别解禁19.02亿股、4027.2万股和1.19亿股,占公司股权比例52.53%、49.77%和47.76%。
三、美联储会议纪要暗示12月将加息
美联储发布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10月31日至11月1日政策会议纪要。在此次会议上,委员会成员预计将不得不在“近期内”升息,而最近的一次议息会议将在12月召开。
会议纪要暗示,在决定加息时机前,他们仍需要看到更多数据,“与会委员预计,消费者支出短期内将稳健增长,受就业市场持续强劲支撑,”美联储在会议记录中指出,“许多与会委员都认为,有必要在短期内再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
但许多官员表示,失业率看来过低,使得通胀不会保持在目前的疲弱水准。通胀预期再次成为本次会议的主题之一,这方面的分歧依然很大。多数委员会成员认为,就业市场供应吃紧可能在中期内带动通胀上升。
根据会议记录,部分有投票权的委员还是担心通胀前景,这些决策者强调将关注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再决定未来加息的时机。
四、近期股市蓝筹股、权重股涨幅巨大,客观上有回调要求
在“新华社”对茅台股价发出警告之后,蓝筹股走势已经显现疲态。很多获利盘也有“落袋为安”的要求。
A股大跳水,后市又将如何?机构们是这样说的:
对于后市,银河证券表示,短期来看,大盘或将继续大幅震荡,结构性分化继续存在,但短期震荡难掩中期上涨之势,随着股指的分化,个股结构性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局面。操作上轻指数、重个股,逢低关注有业绩支撑且有行业发展空间的蓝筹股。
宁波海顺表示,近阶段市场依旧一九分化比较严重,上证50愈涨愈烈,已经有要去赶超沪指的趋势了,而很多小盘股一直在跌,甚至有不少个股已经跌破沪指2638的低点,不可谓不惨烈。这种极端的行情已经导致不少资金盲目跟风大盘股,也不管是否是真正的低估值蓝筹股。由此可见,A股市场依旧不成熟,正如以往疯狂炒作小盘股题材一样,现在疯狂炒作大盘蓝筹股,正所谓物极必反,大盘股的上涨也已经严重透支了未来的潜力。相反,一部分被错杀的优质小盘股可能会迎来估值的重估,这值得我们去深度挖掘。
申万宏源认为,2018年市场总体稳中向好,成长龙头终归来,“制造”和“创新”将是2018年的主线:
1)从“制造 + 中国领先”的角度,推荐5G、光伏、高铁、军工和AI的投资机会;
2)从“创新 + 景气”的角度推荐电子和新能源汽车。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业绩改善的金融板块仍值得底仓配置。即使假设银行和券商的ROE在2018年继续小幅下滑,也将看到银行业绩增速的继续改善,和券商业绩增速的由负转正。2018年金融板块仍值得底仓配置,岁末年初金融和房地产板块就可能贡献明显的相对收益。
另外,周期的投资机会可能需等待3-4月采暖季限产逐步退出时刻,经济增长验证的超预期。而一季度通胀绝对水平较高的阶段,部分消费龙头依旧存在结构性机会,特别关注大众消费、低端消费(纺织服装、商贸零售等)的投资机会。
最后,2018年是改革大年,也必然是政策性主题的大年,重点关注乡镇振兴,自贸港和租售同权的投资机会。
来源:同花顺财经网、东方财富网
声明:部分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鲁召辉论财富】
微信号:qifu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