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新闻点评
多省份微刺激升级扩大投资 落实中南海座谈
美股周四涨跌不一 标普五连涨再创新高
二、主力动向曝光
4亿元资金热捧蓝科高新等10只个股
百亿资金砸盘 机构在逃跑?
二季度龙虎榜机构云集热点 24股净流出逾亿元
三、今日股评家最看好的股票
新南洋、光线传媒、均胜电子
一、重要新闻点评
网上申购火爆 新股中签创新低
IPO开闸后第二批获批的公司中已有2家于昨晚披露了网上发行中签率结果,从中签率上看,联明股份(603006.SH)为0.437%,雪浪环境(300385.SZ)为0.458%,创下了今年IPO开闸以后的新低。上述两家公司公布网上发行中签率结果,中签率最高的雪浪环境,与次新股中签率最低者登云股份(002715.SZ)相持平,登云股份中签率为0.456%。
次新股中中签率低于1%的公司只有4家,占比仅为8.33%,分别是东易日盛(002716.SZ)0.649%、岭南园林(002717.SZ)0.577%、我武生物(300357.SZ)0.568%和登云股份0.456%,其余次新股中签率均在1%~3%之间,最高为陕西煤业(601225.SH),为4.87%。
简评:新股中签创新低,其一是年初发行的那批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达到42.75%,其二是因为这批新股发行时老股转让较少,基本没有超募,发行市盈率普遍压得更低,预计上市之后爆炒难以避免,打新同时,不妨关注一下炒新。
多省份微刺激升级扩大投资 落实中南海座谈在国务院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后,地方也开始积极行动起来。各地近日纷纷积极部署,并采取一些针对性的举措。沿海主要考虑稳定外贸出口和转型升级的问题,而资源型省份主要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问题。
此前的6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北京、河北、山西、黑龙江、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在会上汇报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情况和下一步打算。
简评:微刺激升级扩大投资,主要是保GDP增速7.5%,接下来二三季度的经济增速、PMI等指标有望回暖,但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美股周四涨跌不一 标普五连涨再创新高
美国股市周四收盘涨跌不一,标普500指数五连涨再创历史新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0.09%,至16921.46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08%,至4359.33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0.13%,至1959.48点。欧洲主要股市:英国FTSE100指数上涨0.44%;德国DAX指数上涨0.74%;法国CAC40指数上涨0.72%;意大利MIB指数上涨0.85%;西班牙IBEX指数上涨0.68%。
美国Comex8月期货黄金周四(6月19日)报1314.10美元/盎司,上涨41.40美元,涨幅3.3%。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主力原油合约周四涨46美分,收于每桶106.43美元,涨幅是0.4%。
简评:美国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小幅减少,表明劳动力市场状况有所改善,欧美股市普遍收高,但对A股影响有限。伊拉克局势刺激黄金大涨3.3%,银价大涨4.90%,黄金股或有表现,昨日园城黄金逆势大涨9.5%。
二、主力动向曝光
4亿元资金热捧蓝科高新等10只个股
昨日,沪深两市累计成交1765亿元,大单资金继续呈现净流出态势,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出16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昨日可交易的个股中,有442只个股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其中,有57只个股大单资金净流入超1000万元。
通过资金连续净流入、当日资金净流入居前、当日资金净流入占成交额比例居前等三主线进行梳理,蓝科高新、香梨股份、鞍钢股份、湖南海利、重庆啤酒、昊华能源、生益科技、南京化纤、飞乐音响、沈阳机床等10只个股较为典型,而上述10只个股昨日累计吸金约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蓝科高新连续10个交易日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3.77亿元。从基本面来看,公司为热交换技术设备生产商,大型板壳式换热器目前在国内只有公司独家生产,并实现了出口,最大单台换热面积已超过10000m2。大型板式蒸发装置,公司产品的最小蒸发温度差仅为5℃;最大压缩比达到1:1.5,最大蒸发量可达到60000kg/h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出口多个国家。公司研发的多体并流带机械压缩蒸发技术已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板式蒸发装备多次获得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国家发明专利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板壳式换热器国内只有公司具备研发和生产生产能力,2011年公司的大型板壳式换热器首次在国际市场上替代国外同类产品,4000m2大型板壳式换热器在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炼油厂开车成功。大型板式空气预热器国内外独家生产。目前公司生产的空冷器主要应用在石化及火力发电两个领域。公司空冷器以板式为主,大型焊接板式空冷器目前独家生产。
此外,香梨股份连续9个交易日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鞍钢股份连续7个交易日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湖南海利连续6个交易日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重庆啤酒、昊华能源、生益科技连续5个交易日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南京化纤、飞乐音响连续4个交易日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沈阳机床连续3个交易日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证.券.日.报)
百亿资金砸盘 机构在逃跑?周四两市平开,沪深两市小幅震荡调整。午后,大盘跳水,创业板现“断崖式”暴跌。截至14:48分,沪指大跌1.47%,创业板指跌3.1%。盘中资金监测数据显示,场内大资金流出已逾百亿元。其中计算机板块资金外流最严重,从计算机个股盘面情况可见,此轮暴跌或因机构离场所致。
从板块来看,地产、券商等权重板块资金流出居前,截至发稿,地产板块遭资金净流出6.82亿元,券商板块资金净流出5.51亿元。而计算机板块资金流出最为严重,已有13.24亿元的资金从计算机板块撤出。此外,医药、电子信息等板块均有超6亿资金的净流出。
计算机板块个股现跌停潮,其中用友软件(600588.SH)、旋极信息(300324.SZ)、同有科技(300302.SZ)等八只个股跌停。从上述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来看,均为机构扎堆个股。用友软件前十大重仓机构包括:光大宝德兴、全国社保基金组合;旋极信息前十大重仓机构有:中邮核心优势灵活、中邮战略新兴产业等;同有科技前十大重仓机构有:华夏红利混合基金、中国银行-长盛电子信息产业、银华中小盘精选基金。
从消息面看,三大利空因素打压盘面:1、新股开闸,据测算打新锁定的资金量至少在3000亿元以上,资金分流效应明显;2、监管层继续掀起“打鼠”风暴,基金业出现史上最严重的离职潮,机构无心恋战;3、期指方面,总持仓居高不下,空头主力席位加码明显,IF1407合约净空创出新高水平,空军司令带头增仓反攻,股指随之回调。
二季度龙虎榜机构云集热点 24股净流出逾亿元据证券时报数据部统计,二季度以来共有708只个股出现在交易龙虎榜中,其中多达364只个股龙虎榜中出现了机构的身影,占比超过一半。 尽管二季度以来大盘深陷低迷难以自拔,但是机构对于操作个股的热情却空前高涨。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市场热点,机构更是云集其中。机械设备行业有多达 59只个股异动中出现机构专用席位,信息服务行业有48只个股异动中出现机构专用席位,信息设备电子两大行业也均有超过20只个股入选。
从机构净买入金额看,二季度以来异动仅仅3天的金地集团,录得机构净买入金额高达3.46亿元位居首位;二季度以来异动仅仅1天的华侨城A,录得1.93亿元机构资金位居榜单次席;异动1天的顺络电子,录得1.64亿元机构资金,位居榜单第三位;此外邦讯技术、卫宁软件、农产品3只个股录得资金也超过亿元。
机构净卖出的个股中,海螺水泥惨遭机构净卖出达3.64亿元位居首位;伊利股份遭机构净卖出3.08亿元位居次席,金融街遭净卖出2.6亿元位居第三位。此外,粤传媒、光线传媒、长城汽车等21只个股净卖出超过亿元。仅从龙虎榜看,机构卖出的力度显然更大。然而,个股的表现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或许在于机构不太看好后市而获利抛售。(.证.券.时.报.网)
三、今日股评家最看好的股票
一家机构推荐新南洋:昂立教育资产注入获通过 A股教育第一股诞生
昂立科技资产注入喜获通过。公司公告发行股份购买昂立科技100%股权获证监会无条件通过,公司二次上会成功。公司重组获行业主管部门教育部认可,并历经5 个月成功完成民非转企改制,成为A 股历史上第一家教育培训资产。
昂立科技资产注入获批,拉开了教育培训行业借力A 股市场做大做强的序幕。
A 股唯一、真正教育资产。昂立注入后,公司成为A 股唯一真正教育资产,拥有教师、学生、教研、教室等核心教育元素,专注K12 教育培训,运营少儿、中学生培训、智立方等事业部,并有新课程、高学网等在线教育平台。公司是教育事业单位改革范例,是首家实现民非转企改制的教育培训机构,享受非营利向营利性政策放开迸发的制度红利,A 股唯一。教育信息化是教改的一部分。
K12 教育培训市场空间广阔,未来将迎黄金十年。根据IDC 数据,2014 年K12教育培训市场规模为2200 亿,CR(5)<4%,行业空间广阔且集中度有待提升。
85-90 年作为最近一波人口高峰支撑了05-10 年中国大学生出国留学热;当前已步入结婚生育期,同时伴随二胎政策放开,K12 教育培训市场将迎黄金十年。
“小公司+高成长+激励机制改善”助推公司长期发展。第一,公司规模较小,处于成长初级阶段,未来有望通过内部业务集聚(K12 教育培训、国际教育、在线教育)、外延扩张实现中长期稳定高速增长。第二,公司作为上海交大旗下主要上市平台,有望借机整合校内教育资产,实现教育资产证券化。第三,公司作为第一家在A 股上市的教育培训公司,有望借力资本并购实现外延扩张。第四,作为校办企业转制公司,目前经营效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上市后激励机制改善有望推动经营效率提升。我们预判公司将迎5-10 年成长期。
教育不同于商品,辩证看待K12 在线教育。在线教育渐成市场热点,K12 领域的在线教育模式需以O2O 模式推进。教育不同于商品,K12 教育涉及“成人过程”中的性格完善、能力养成等众多特殊元素,需要“关注、互动、社交”等
过程,并非在线可完全颠覆。O2O 融合是值得借鉴的一体化教学模式,Offline教学过程中不足的部分借力Online 补充(Online 比重逐步增大),直到
用户习惯及教学模式完善起来。O2O 融合的核心是如何影响组织教学的老师,即老师如何有效利用各种系统,高效、专业、智能的备课、讲课,并做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管理。老师主导新模式,适应新教学方式,进而影响学生,老师和学生需求是K12 在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而大前提是要有老师和学生。我们看好拥有教育资产的新南洋和能切入教师资源的全通教育。
调整盈利预测,维持增持。我们认为,公司是A 股史上第一家教育培训资产,打开教育培训行业借力A 股市场做大整合的空间。公司处于爆发成长的初期阶段,未来有望借助“自营+加盟”模式实现外延扩张。公司具备完善的在线教学系统,能同线下教学形成良性互动,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实现教学效果的实质提升。公司激励机制理顺后有望推动内在经营效率提升。我们调整盈利预测为,假设资产收购及配套融资结束,2014-2016 年EPS 为0.29 元、0.46 元、0.70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为75倍、48 倍、31 倍。维持增持。(申万)
一家机构推荐光线传媒:收购游戏、动漫公司 加速公司全产业链布局事件:公司公告拟以1.76亿元收购热锋网络51%股权,同时以自有资金2.08亿元收购蓝弧文化50.8%股权。
我们有别于市场的观点:
10.5倍和13.9倍PE收购热锋网络和蓝弧文化:热锋网络整体估值 3.46亿,2014-2016年承诺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300万/4290万/5577万,对应 14-16年收购PE分别为10.5倍/8.1倍/6.2倍。蓝弧文化整体估值3.6亿,预计2014-2016年税后净利润不低于2600万/3380万/4160万,对应14-16年收购PE分别13.9倍/10.7倍/8.7倍。
收购热锋网络,打造“影游产业链”:热锋网络主营业务为移动网游研发运营,其自主研发的首款产品Q版忍者卡牌游戏《我是火影》发布初期即跻身APP畅销榜TOP5,并连续多月居中国APP畅销榜前3,第二款游戏《暴走草帽团》今年3月上线。公司与热锋网络合作的电影题材跑酷游戏《分手大师》6月底国内苹果及安卓同步发行。未来公司将与热锋网络打造影游产业链,双方将在游戏和电影交叉领域密切合作,形成较强协同效应。
收购蓝弧文化,公司“影视+动漫”战略初现:蓝弧文化是国内著名三维动画片、动画形象制作公司。成立至今蓝弧文化已完成原创动画连续剧15部,动画电影1部,累计产量超过35000分钟。其核心品牌“果宝特攻”和“快乐酷宝”在各电视台收视率,视频网站点击量国内前5。公司借收购蓝弧文化切入动漫领域,双方将运用各自品牌共同策划动画或电影项目,进一步挖掘品牌电影元素或动画元素的市场效益,“影视+动漫”战略方向初现。
公司未来催化剂众多:1、《分手大师》(邓超、杨幂主演)6月27日上映。
2、创业板再融资放开直接受益股,具有可创新之处。3、引进风靡全球的歌唱类选秀节目《Rising Star》预计2014Q4在一线卫视全程直播,兼具《好声音》转椅式模式感和《超级女声》“直播+投票”参与感。4、2015年春节档开启系列重磅级大片。5、公司参股的天神互动、新丽传媒、欢瑞世纪、仙海网络预计陆续会选择A股IPO或借壳上市,将会给公司带来不错的业务协同效应和非常可观的投资收益。6、公司携手吴征掌门的阳光七星娱乐媒体集团,成立上海明星影业公司,第一批项目将有10部电影和3部电视剧。7、启动“中国电影世界”主题项目,总裁王长田称之为“打造中国人自己的环球影城”。
投资评级与估值:我们预计2014-2016年EPS分别为0.46/0.59/0.69元,对应PE分别为48.30/37.66/32.20倍,我们长期看好公司 ,维持公司“增持”评级。(方正)
一家机构推荐均胜电子:收购德国工业机器公司有望增厚14年净利润约3%类别:公司研究机构: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陈实,邹天龙日期:2014-06-19
董事会批准收购德国工业机器人公司IMA100%股权。
6 月18 日,公司公告称董事会批准控股子公司德国普瑞以1,430 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1,926 万元)收购Feintool International Holding AG(Feintool)持有的IMA Automation GmbH(IMA)100%的股权和相关知识产权。该交易尚需通过德国商业反垄断部门的审批。
IMA 专注于工业机器人业务,主攻汽车和电子业务,拥有深厚的客户基础。
IMA 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细分市场,其业务涉及汽车、电子、消费品、医疗等领域。其中,13 年公司汽车和电子业务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47%和33%。
公司有较为深厚的客户基础,多为在各自领域中市场地位较高的跨国公司。
IMA13 年实现收入3,398 万欧元,净利润134 万欧元,净利率约为4%;公司预计14/15 年收入将提升至3,780/3,820 万欧元,毛利率达到30%以上。
收购有望深化公司海外协同效应,进一步加大创新自动化业务布局。
公司机器人业务主要提供可定制的制造、装配和生产线测试。目前公司业务的客户主要是全球各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收购IMA 有望进一步完善公司在机器人业务上的全球布局,对公司的行业竞争力起到积极作用。我们预计若收购成功,IMA 公司将被纳入上司公司的合并报表,有望增加公司14 年净利润达3%,增厚EPS 约0.02 元。
估值:收购有望短期之内利好股价,维持目标价32.5 元和“买入”评级。
我们维持2014-16 年EPS 预测0.68/0.9/1.24 元,基于瑞银VCAM 模型(WACC10%)得出目标价32.5 元。我们认为,在新能源汽车投资主题中,公司为最为受益投资标的之一,也是A 股唯一一家汽车电子为主业的公司,维持“买入”的评级。(瑞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