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观点】
我们已经9月底鲜明旗帜提出调整有望结束,后期有望展开今年第三波上涨,成交量能看,全面大涨可能性较小,后期重点还是选股。技术上创业板已经对20周线确认。也是上涨确定信号。但是上涨一波三折的,我们还是建立一轮牛市投资格局之下。
当前A股走势的核心矛盾:流动性相对平稳、外围不确定性加大,目前来看仍不改变A股盈利修复趋势,经济复苏之下有望改善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从而提振市场信心。
国七条推出,国家对资本市场重视程度持续提升,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战略高度,严格退市监管,拓宽退出渠道也是我们选股最大难题,整体来看还是打造稳定健康牛市,回归投资本质。
板块上我们重点把握科技硬核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芯片行业,同时被动配置大金融券商保险。防守型配置医药行业,做到攻守兼备,而科技行业预期分化比较严重,大家重点把握核心龙头。
【大事件】
一、国七条
10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涉及总体要求、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推动做优做强、健全退出机制、解决突出问题、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形成工作合力等7大方面、17项举措(简称“国七条”)。
1、国家对资本市场重视程度持续提升
2005年《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是国务院批转文件、2014年“新国九条”是资本市场整体纲领性文件,而本次“国七条”为国务院直接发布的专项文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战略高度提升。
前期一系列改革主要把“资产定价”交予市场,而此次强调把“资产质量”作为监管重要目标。
2、注册制完善
文件第三部分强调,支持优质企业上市、促进市场化并购重组、完善上市公司融资制度、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培育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支持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发展壮大,同时激发市场化并购重组活力,支持优质企业上市。
支持境内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境外优质资产,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对境内上市公司进行战略投资,提升上市公司国际竞争力。
3、严格退市监管,拓宽退出渠道
A股的监管思路已经明显从严进不出变成了宽进严出。
此前A股的康得新、康美药业等事件和海外市场的瑞幸咖啡事件的尴尬对比,彻底暴露了我们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利益输送等恶劣行为的监管不足。
此次文件明确提出将将缺乏持续经营能力、严重违法违规扰乱市场秩序的公司及时清出市场。加大对违法违规主体的责任追究力度。
同时提出拓展多元化退出渠道,例如完善市场化并购重组和破产重整等机制,利于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综上,我们认为资本市场的监管重心在从把“资产定价”交予市场向提升“资产质量”转变,并购重组进一步放开,但对短线炒作的交易行为开始有所打压。未来一段时间,对于短线投机者,龙头股战法及其衍生模式恐将失效,短线交易缺乏明确盈利模式,多看少动,轻仓试错,总结经验优于博取盈利。
二、人民币—升值
周六,两则消息刷屏,央行成了舆论的焦点,先看其一:随着长假之后人民币快速升值,离岸价已经冲过了6.7的关口,最高升值到了6.67,央行昨晚突然发布,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
其实这一波人民币的升值,虽然跟中国疫情控制最好,经济恢复最快有关;但这不是最主要的,本质是美元太弱了,就美国那种史上最宏伟的大水漫灌,不贬值也说不过去,毕竟在大水漫灌这方面我们国家没有跟。
这次将风险准备金率下调至零,是官方政策的第一枪,虽然对外汇市场影响有限,但信号却是明显的,高层不希望人民币快速升值,这不符合我们的利益,相信后续也会持续出台相关调控政策。
三、消费电子《详见10月启富投资报告》
华为Mate40系列全球发布会定于10月22日举行。此前苹果10月发布会定档10月14日,大概率将发布苹果的最新旗舰机iPhone 12。华为Mate 40 定档10月22日,将使得10月中下旬出现全球最强大两款智能机PK的局面,必然会赚足了眼球。
最近两个月的市场比较难熬,可能很多人的信心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我完全能够理解大家的心情,从过去20年的经历中,我也曾这样度过一次次的煎熬。但所谓煎熬,只是一种心理情绪,对投资以及市场而言,毫无价值。因为市场总是有自己的规律,这个规律不外乎时间和空间的演绎。
作者:鲁鹏 投资顾问
执业证书编号:A1130620080001
时间:2020年10月12日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