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势分析】
1、在外围利好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双重利好的冲击之下,今天指数继续延续一个震荡上行走势,科技股一改昨日的走势,产业大基金与光刻机概念更是一骑绝尘,我们在昨日科技股快速调整的时候,明确提示到不要浪费任何一次危中机会。
2、当前还是一个震荡上行的走势,主要还是一个两会的预期与财政政策所主导下,短期的上方缺口还没有回补与长线均线还没有突破,并且量能还没有放大,当前大家还是不要盲目追涨杀跌,我们核心投资主线还是科技硬核的主动配置与券商被动配置。
3、周线上看,当前处于收敛三角形末端,未来1-2个季度进入长线布局很好时机。当前在我们站在历史估值低位区间,我们一定要有长线的投资思维。从周期、估值、结构上看,当前处于牛市的第二阶段,注册制度加速推进之下,把握核心资产成为未来投资核心,同时要提高自己投资能力,未来中国进入弱势市场与去散户化是大势所趋。
4、站在新一轮周期之下,消费升级、高端制造、科技创新将成为这个时代风口,央行稳步下调基础利率与全面放开财政政策,降低A股无风险利率,当前这个估值底部区间,建议大家资产配置从债市、房市、大资产类投资向股市过渡。
【择高而立,宽处而行】
由于未来1-2季度进入一个三角形末端,是考验信心与底部建仓时机,对于我们一般投资者,将进入地狱模式,指数就入一个窄幅震荡中,市场热点继续性很差。信心将成为未来分析重点。我们真诚希望每一个投资者都在这历史底部区间,择高而立,宽处而行。把握这次改革驱动下的大牛市。
一、前沪市A股静态市盈率约为13倍,深市静态市盈率约为20倍,全A整体静态市盈率约为15倍,考虑到今年只还有1个月就结束,所以用静态估值明显缺陷。
因此,如果用2018年整体盈作基数进行计算,目前的全A估值只有13倍上下。如果考虑进2019年的盈利增速,目前的动态市盈率会更低一些。
目前市场上对未来五年的中国经济增速预判,普遍在6%-8%之间,连最悲观的预测者也基本排除前两年担心的“硬着陆”问题。
考虑到上市企业是中国经济中活力最强的一部分因子,所以假设未来3年,上市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每年增长10%。
我们这里做两个假设、一是最悲观是A维持在3000点,盈利增速每年10%增长,那么未来3年的市场估值演化.3年后,也即2023年底,全A市场将下降到8倍市盈率估值上下。
A股自诞生以来,已近30年了,至今为止,还从来没有达到过这样的估值——作为一个整体,最低估值曾达到过10倍上下,时间点为2014年底——市场在历经6年熊市、通过软硬双杀之后才达到这个水平。
如果3年之后市场估值达到了8倍,意味着潜在的投资收益率达到了13%的水平。这个收益大家还是能接收的。
二、最悲观的,未来大盘继续下跌
在保持盈利增长的同时,每年大盘点位还要下降就是的软硬双杀情景。3年之后,也即2023年底,全A市场的估值将达到5倍上下的水平。
这个水平,美国股市、欧洲股市哪怕在打世界大战期间也没有达到——如果5年后的中国能达到这个水平,你以为是机会呢,还是风险呢。5倍的估值,隐含的投资收益率是20%上下。
我们认为我认为第一种假设,就已经足够悲观——13倍的估值之下,A股还从来没有续3年不涨过。第二种假设实现的可能性,更是几乎没有。
——数据来源雪球
【后市策略】
作者:陈本强 投资顾问
执业证书编号:A1130619080001
时间:2020年05月20日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