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新闻】
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指出,要加快推进已有的多种技术路线疫苗研发,争取早日推动疫苗的临床试验和上市使用。
2、摩根士丹利将中国、新加坡股票评级提高至增持。
点评:2020年,无论是我国,还是国外,均面临新冠状病毒疫情的冲击与影响,而长期彻底解决在于疫苗早于问世,目前的情况是我国率先有效控制住疫情,相关经验也广泛获得国际社会的好评,大大提高了国家形象,更加坚定了国外投资者对我国的信心,我国有望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
【热点题材】
1,国家相关部门正加紧研究讨论新能源车产业扶持政策。
点评: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将对汽车行业一季度的运行情况影响巨大,行业产销量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时,全年汽车市场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此次研究扶持政策,
对市场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
2,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日在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启动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工作。
点评:根据方案,整合将由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主导,联合各省级网络公司、战略投资者共同组建“全国一网”股份公司,类似于国家铁路集团。这份方案不仅牵涉到各省广电系公司,还涉及11家广电系上市公司。
3, 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建议延缓实施国六标准, 推稳定消费措施。
点评:新冠疫情对我国汽车消费构成重大影响,汽车消费是经济的核心内容之一,工商联汽车经销商的提议是属于救市政策,对稳定经济也有相当作业,也是合乎现实情况,被高层接纳的可能性较大,短期利好汽车板块。
4,阿里巴巴最新一个季度的财报也显示,云计算业务营收首次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62%。
点评:短期来看,疫情推动了线上娱乐、在线教育等数据流量快速增长。长期来看,5G将带来云视频、云办公、云游戏等应用逐步落地,对数据计算、存储、传输和安全保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云厂商对于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光模块等设备的资本投入持续增加可期。
【3月关注三大方向】
三月的开门红,市场如预期一样,绝地反弹,百点反弹,成交量再度突破万亿,市场情绪再度亢奋,疫情后二波行情跃跃欲试,节后行情没有抓住就算了,这波行情不要再错过了,三大方向可以作重点考虑。
一,依然是科技股
昨天临近收盘,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监管层下发窗口指导,要求对新能源、科技创新、半导体、云计算等泛科技之类的权益基金产品暂缓申报受理。
盘后,监管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未将“科技类基金申请受理”暂缓。春节后到现在,这波行情各种科技类的基金参与很多,去年还有好几十家没有审批的,今年又100来家排队,这规模的确有些火爆,也引起了监管层的警觉。
窗口指导的本意是:近期收到的科技类基金产品太多,资管机构报的产品不要跟风乱报等。证监会本意并不是限制科技创新基金的发行,媒体写的有失偏颇。
作为投资者又该怎样理解呢?从2006年---2015年,各类地产调控政策多如牛毛,可是房子成了最佳的投资品种,而本次监管层可能有意规范科技类基金的发行,实际已经暗示你当下买什么最好了。
二,券商
新证券法3月1日施行,注册制稳步推进,未来十年是我国A股的黄金十年,券商作为市场主要的一个玩家,肯定是黄金十年的主要受益者。
券商是行情的风向标,往往在行情正式启动的时候,券商股会先行,券商股的行情都是脉冲式的,一波可能就30-50%,涨上去之后,再震荡回调,沉寂几个月时间,再来一波大行情,昨天券商率先进攻,在成交量连续破万亿的背景下,这个机会还犹豫,可能就不适合在市场中投资了。
三,新基建与传统基建概念
受疫情影响,经济短期肯定下行,国家各地方政府又祭出“4万亿”2.0版救市方案,消息报道7省市计划投资25万亿各类项目,既包括传统的铁公机项目,也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昨天水泥, 建材、工程建设、地产等直接走强,资金流入较多,对于传统的基础建设及高科技基础建设两大方向来说,三月份应当还会频繁活跃。建议积极关注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投资者,三大方向,关键还是靠投资者独立去挖掘。
【后市策略】
操作策略:疫情作为短期突发事件,只会影响市场短期运行的斜率,但不会改变其运行方向。从本轮反弹来看,当下的核心主线还是科技与优质券商。
由于疫情在全球影响,隔夜欧美股市近期出现一定的跌幅,市场大概率要改变节奏,但行情的逻辑还在,科技股的行情还没走完。因此建议调仓换股,高低切换,趁回调后低吸。
长线投资:大金融(优质券商)、硬核科技(5G,新能源汽车,芯片,云计算)
中线投资:医药医疗,网络游戏,大基建
主题投资: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特斯拉
风险提示:大股东减持、商誉风险、年报不及预期,疫情冲击
投资顾问:刘有才
执业证书编号:A1130613080001
时间:2020年03月0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