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
一、A股逻辑将转向盈利驱动,行业配置层面,长期看好科技消费、中短期期顺周期。金融板块有望再次将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消费板块重点关注可选消费,科技板块中的半导体芯片、消费电子、新能源车板块属于景气向上阶段,有望受益于景气向上与十四五规划的催化。
二、我们近期强调年底前一段时间,市场总体格局以震荡平稳为主,没有太大变化。当前阶段应该集中精力梳理明年投资主线,提前做好布局,积极把握年关行情。(技术上看两大指数有望在半年线附近形成共振发动年关行情)
三、长期来看资本市场折射政策与经济,明年A股大概率以突破现在的箱体3458点上方,叠加建党100周年事件驱动,股指进一步向上拓展空间高点以4000点左右为宜,考虑经济前高后低的大概率走势,股指见高点会有回落,但不会回到3458点箱体之内,这叫稳中求进。
四、退市制度力度之大,集体诉讼的典型案例应该也不远了。炒作投资者可以要注意了,一定要(把握核心赛道龙头)转变思想,如果参照非法集资去判某些上市公司实控人,他们后期也要回归到经营公司方面,价值与成长性投资才是正道。
退市新规
12月14日晚,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退市新规(征求意见稿),在退市标准、退市程序上进行具体优化。具体内容如下:
1、新增多个退市指标,包括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市值低于3亿元、信息披露或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半数以上董事无法对年报或半年报保证真实准确完整、重大违法财务造假、退市风险警示股票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等。(财务造假与业绩不稳定、低市值公司)
2、将原来的面值退市指标修改为“1元退市”指标。(资产清算更加流程化、加快退市)
3、取消单一净利润和营收指标,新增组合指标:扣非前/后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将被ST,连续两年,终止上市;退市风险警示股票被出具非标审计报告的,触及终止上市标准。(业绩稳定要求更高)
4、新增信息披露、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拒不改正和半数以上董事对于半年报或年报不保真两类情形,并细化具体标准。
5、在原来信息披露重大违法退市子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财务造假退市判定标准。
6、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环节,明确上市公司连续两年触及财务类指标即终止上市。
7、取消交易类退市情形的退市整理期设置,退市整理期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将退市整理期交易时限从30个交易日缩短为15个交易日。(风险加大、速度加快)
8、将重大违法类退市连续停牌时点从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或法院判决之日,延后到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或法院生效判决之日。
9、可转债兼具股票属性,同步取消可转债暂停上市,不再另行规定其终止上市条件,明确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可转债同步终止上市。
退市制度力度之大,集体诉讼的典型案例应该也不远了。炒作投资者可以要注意了,一定要(把握核心赛道龙头)转变思想,如果参照非法集资去判某些上市公司实控人,他们后期也要回归到经营公司方面,价值与成长性投资才是正道。
需求侧改革
中央首次提出需求侧改革:原文如下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需求侧改革是以扩内需为战略基点,然后围绕扩大国内总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制度性的改革。
意义:国内国外大循环的延伸,我们认为需求侧改革”的重要性比肩五年前的“供给侧改革”,或将成为“十四五”期间的主线。
需求侧改革核心方向:
消费环节:医美医美、新能源(风电、新能源汽车) 消费(家电、汽车、食品饮料)、消费扩散(直播、免税、智能汽车等)
生产环节:自主可控(芯片半导体、信创) 5G应用(人工智能、消费电子、万物互联)
流通环节:基础设施、直播、C2M、数字货币等
整体来说还是围绕人口经济周期下两大方向展开(首次提出提出“需求侧改革与坚定不移走科技创
新之路)(消费升级—国内经济大循环、高质量发展—国产自主)也是就是历史必然。
作者:鲁鹏 投资顾问
执业证书编号:A1130620080001
时间:2020年12月15日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