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盘三大股指大幅低开后,维持低位震荡走势,午后在国产软件、芯片概念股走强下,三大股指持续反弹,创指率先翻红,强势收复1500点关口,做多氛围明显回暖,市场人极聚上升。截止收盘,沪指报2785.87点,跌0.34%,深成指报8844.86点,涨0.36%,创指报1531.34点,涨1.30%。】
据媒体消息,指数提供商富时罗素CEO Mark Makepeace公开表示,如果富时罗素决定下个月(9月)将中国内地股票纳入其旗舰指数,其对中国内地股票的权重可能高于竞争对手MSCI。
据券商人士测算,根据目前该指数约1.5万亿美元的规模,理论上有望给A股带来5000亿美元以上增量资金,按照目前汇率计算,约合人民币3.42万亿元。
那么,对A股现有的1.41亿股民而言,这些增量资金将对他们的股票账户带来何种影响?
富时罗素欲纳入A股
富时罗素是英国伦敦交易所旗下全资公司,其指数产品吸引了超过15万亿美元的资金。
早在2018年5月底举行的“衍生品市场国际化暨股指类衍生品市场发展论坛”上,富时罗素公司大中华业务拓展总监黄圣融就表示,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的股票市场,一直以来海外投资者对投资中国股市都十分感兴趣。MSCI纳入中国A股正给海外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机会。未来也将有更多的国际指数会将A股纳入其中。
据富时罗素介绍,追踪全球性股指和新兴股指的被动型基金中,有大约40%使用其编纂的指数,其余的使用MSCI明晟的指数。富时新兴市场指数目前对中国股票赋予的权重为32.2%,但主要是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的中资公司,稍稍高于MSCI明晟的31.2%。
按照此前公布的计划,MSCI分两步将中国A股股票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第一阶段,A股中234只股票已在今年6月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纳入比例为2.5%。第二阶段,在8月季度指数评审通过后可将纳入比例上调至5%。8月季度指数评审时间为8月13日,生效日期为9月3日。这些A股约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0.78%的权重。
分析师夏敏仁表示,考虑到MSCI纳入因子提升,A股与海外市场联动性将会加大,近期外资可能更青睐A股市场。从长远来看,MSCI完全纳入有望带来2.3万亿元人民币增量资金。
而按照富时罗素所说,若将A股纳入其旗舰指数,其对中国内地股票的权重可能高于MSCI。那将带来多少增量资金呢?
据太平洋证券总裁助理、研究院院长魏涛测算,如A股被纳入富时罗素指数,预计初始权重为5%,后续将增至32%,根据目前该指数约1.5万亿美元的规模,理论上有望给A股带来5000亿美元以上增量资金。
会否改变A股走势?
不过,MSCI指数纳入A股之后,市场并未因为外资的进入而改变现行态势。
数据显示,6月以来,MSCI指数纳入A股成分股平均跌幅为10.69%,同期沪综指累计跌幅为9.7%,前者跑输后者近1个百分点。
成分股中,中兴通讯、通威股份、隆基股份等197只股票下跌,占比84%。
与此同时,外资却在欢快地跑步进入A股。
截至7月底,已有桥水、元盛、安中、富达、瑞银、富敦、英仕曼、惠理、景顺纵横、路博迈、安本、贝莱德、施罗德、毕盛14家全球知名外资机构获得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牌照。
权威数据显示,前7个月,涉外投资者(包括QFII、RQFII、沪股通、深股通)净买入金额总计1696.12亿元人民币。
近期,外资流入A股呈现加速趋势,合理推断在当前市场的估值水平下,外资对A股有抄底意愿。”首席策略分析师戴康表示。
高级策略分析师傅静涛表示,目前市场已经具备底部的必要条件:累计跌幅高、估值处于低位、破净股占比高、换手率低,与2010/7、2012/12、2013/6、2016/1的几次底部区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
在政策层面上,证监会近日表示,将积极支持A股纳入富时罗素国际指数,提升A股在MSCI指数中的比重。修订QFII、RQFII制度规则,统一准入标准,放宽准入条件,扩大境外资金投资范围。
王博表示,放宽证券行业外资股比落实后,短期内会有大量外资被吸引至国内证券行业和资本市场。一方面能为国内市场带来大量资金流,另一方面能加快国内市场与国际接轨,使资金双向流动能力加强。
“由于前期压制市场情绪的因素尚未完全消散,大级别的反弹可能难以出现,短期仍可能有震荡。但目前市场已经具备中长期投资性价比。”傅静涛说。
外资致A股发生两大变化
随着外资涌入A股市场,逐渐成为A股市场重要力量,其对A股市场的影响绝不不仅仅只是流动资金的注入,它也在影响A股市场的投资结构以及市场风格,甚至催生A股市场制度的革新。
变化一:修订停牌制度
“任意停牌”、“停牌制度不规范”成为众多国际投资者对于A股市场的一大印象。特别是A股筹备入摩的这几年,“任意停牌”成为A股走入国际市场的一大阻碍,明晟公司在调整MSCI指数成分股时明确指出,剔除停牌时间过长的中国上市公司。
近年来,沪深交易所就上市公司停牌事项进行多次调整及规范。今年以来A股停牌家数和平均停牌天数均下降明显。截至8月10日收盘,两市共121只股票停牌,占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3.4%,不足去年同期的一半。这一数据已与境外市场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继深交所表态,要坚决遏制“随意停”“任意停”“长期停”现象后,8月10日上交所也有对停牌的最新要求和安排,并发布《上交所关于沪市公司停复牌的答记者问》。
上交所对停牌要求的总的思路是,坚持分阶段披露原则,对于上市公司可以直接披露的重大事项,原则上不再办理停牌。同时,对于确有停牌必要的事项,如特别敏感事项的短期停牌,也考虑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充分尊重上市公司的合理需求,依法依规办理。
变化二:普涨牛市不再
2017年对于港股市场来说,是轮大牛市,恒指大涨36%,但在牛市在下,投资者需要知道的是:2017年,近六成港股下跌,超八成个股跑输恒指,更有近200只股票跌幅超过50%。牛市长达9年的美股市场亦是如此,2017年近半数股票下跌。
这时或许会有A股小伙伴纳闷:不是普涨的股市能叫做牛市吗?
简单来看,成熟的股票市场牛市,主要是由地域经济或是公司基本面改善而带来的,基本常识也能知道,不存在所有企业基本面同时改善的情况,因此,成熟市场中,普涨牛市是不存在的。
此前A股市场出现普涨情况,更多是资金推动型而不是基本面推动型。
在公司基本面上,行业龙头企业在市场份额、资金实力、人才优势等方面完胜行业小公司,因此,在经济复苏之时,行业龙头企业将会率先复苏,并会挤压行业小公司,这也是为什么,在成熟的股票市场上,一个行业的龙头企业更容易享受高估值溢价。
其实,这一现象也在A股市场上演,大票涨小票跌成为去年A股行情中最重要的一大特点,白马股、大蓝筹获得资金青睐,而此前被资金热炒的主题概念股遭到资金抛弃。
文章综合整理自:新浪财经、中国证券报、券商中国
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销售要约,不涉及任何商业合作。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鲁召辉论财富】
微信号:qifu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