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市场是估值、经济、趋势三共振,短期技术回档(缺口还是10日均线意义不大})要敢于低吸,敢于逆向。
2、大家都在讨论世界杯效应,我觉这是心理因素,走一步看一步,上升通道打开,不必过渡担心。
3、市场核心主线是数字经济(国产替代)与医药(疫情放开与医药储备),由于前期上涨过大,波动很大,不要追涨杀跌。
4、最近新能源一致弱势震荡,周末HIJ新的世界纪录,特高压需求旺盛,是否带引新能源反转,拭目以待。
新冠药—上架到下架
有点医学常识人都知道处方药必须是医生开处方,才能买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道理,网上一片讨论这利好,哪里利空。1,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处方药什么是otc?简单说处方药的市场在医院需要医生处方才可以购买,另外处方药也可以在药店销售,需要处方才可以,不过现在基本都是擦边球,比如伟哥是处方药,你去药店买没有处方药店也会卖给你,otc是非处方药主要在药店销售不要处方也可以
2,海王星辰 等网站这波操作纯属是个人操作和真实生物本身是无关的,这次是舆论太大撞枪口了
3、特效药的炒作逻辑是作为抗疫的最后一块拼图,它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尤其是老年等脆弱群体转化为重症或者死亡,而不是炒作的能不能线上销售,另外说一句,网上不允许卖你在网上就买不到?太天真了。
疫情线
底层逻辑,就是我们设施、药品能够抗击疫情,能控制疫情爆发时候,就是疫情放开时候,也叫抗议基础建设。
中药—已经连续讲2个周,就不具体展开
特效药与检测
设施(上周五早评):ICU、方舱、发热门诊
建设:尚荣医疗、宁波东力、兰卫医学;
移动方舱:塞力医疗、中通客车
设备处理:扬子新材、亿利达、华雅环保
发热门诊:宝莱特、理邦仪器、三诺生物
光伏新技术突破
11月19日(周六),巨头宣布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HJT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81%,该效率是目前全球硅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不分技术路线),这也是继2017年日本公司以HBC电池路线创造的26.7%的单结晶硅电池效率纪录以来,时隔五年诞生的最新世界纪录,也是由中国公司创造的行业记录。
HJT异质结电池是光伏核心新技术之一,HJT异质结电池在已知的实验室数据及最高效率上的表现都极为优异,但目前产业化仍处于初期,GW级别的产能开展仍偏慢,但产业化进展确实是逐步加快。
刚刚刷新纪录的巨头企业从2021年6月至今一直不间断在刷新异质结电池的转换效率,从25.26%提升到当前的26.81%,效率提升非常大。
对HJT产业来说,HJT路径电池效率的不断提升+成本的持续下降,将进一步提升HJT技术的产业化预期;对整个光伏产业来说,国内Topcon、HJT等新技术的快速迭代,将进一步提升国内光伏产业链在全球的竞争优势。
相关公司:石英股份、迈为股份、帝尔激光、海伍技术、隆基股份等
重大资讯
个人养老金进入实操阶段,公募基金推出Y份额,最快将于下周开卖,从产品类型来看,除了目标型基金外,风险类产品以偏债为主,虽然短期为权益市场带不了多大增量,但这是长资金、长逻辑,有助于提高市场成熟度和稳定性的大事。
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周末博斯蒂克表态依旧偏鸽“准备在12月会议上“放弃”加息75个基点,预计再加息0.75%-1%将“足以”控制通胀”。
不管美联储怎么说,关注11月美国通胀数据,这是实打实的,但不论怎样,美联储加息增强的时点已经过去了,后面都是边际缓和的趋势。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12月加息50个基点至4.25%-4.50%区间的概率为80.6%,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19.4%。
外资大量增仓:瑞银二季度末为180家,三季度末增至198家;高盛集团二季度末为69家,三季度末增至84家;高盛二季度末为13家,三季度末增至22家;摩根大通二季度为69家,三季度末增至108家;美林证券二季度末为33家,三季度末增至62家。
北山资金大量流入:进入11月份以来,北向资金整体处于流入位置,11月11日流入146亿人民币,11月14日流入166亿,然后又接连4天都是流入,这周五北向资金又流入了51亿人民币。
作者:鲁鹏 投资顾问
执业证书编号:A113062008000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