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新闻】
1、国务院要求“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10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12月底前完成。
2、证监会发布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新IPO下周开始受理,未来执行20%涨跌停。
3、1-5月,受疫情影响,我国进出口总额11.54万亿元人民币,下降4.9%。其中,出口6.2万亿元,下降4.7%;进口5.34万亿元,下降5.2%。5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额2.47万亿元,下降4.9%。其中,出口1.46万亿元,增长1.4%;进口1.01万亿元,下降12.7%。
4、中国结算12日披露,5月新增投资者数121.41万,较4月的164.04万环比下降26%,同比增长5.34%。
点评:周末,最大的消息是北京出现新增新冠病例与创业板注册制推出。新增病例的出现让平静的市场突然紧张起来,这也是疫情有效控制后第二次有些令人担忧的爆发,目前病例数量还在较小级别,短期对资本市场构成冲击。后续需要留意事态的发展。
而创业板注册制的推出,在意料中,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后期全市场实行注册制也是大势所趋,IPO扩容的背景下,退市也在加快步伐,未来市场,两极分化会较明显,龙头强者恒强,垃圾股将再次被重锤,注意市场个股风险,中期来看,注册制的推行,利好券商股,也利好有投资业务的创投企业。
【热点题材】
1、根据中国水泥协会的介绍,从2020年4月份开始,全国水泥市场的需求量,开始大幅度提升,4月份,全国水泥产量达到2.2亿吨,比去年同期还增长了百分之三。
为应对疫情的影响,做好六保,新旧基建是重头戏,投资拉动需求,对冲经济下滑,是必然与现实的选择,基建带来的工程机械与水泥需求大爆发,其中工程机械销售连续4月与5月同比50%以上,处于高景气度,建议关注新旧基建带来的工程机械板块与水泥板块机会。
2、4、2020年5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18.7万辆和219.4万辆,环比增长4.0%和5.9%,同比增长18.2%和14.5%。这也是我国车市今年以来月销量首次出现的同比双位数增长。
5月份,车市销量环比走强体现出复产复工等综合政策引导市场恢复效果良好,疫情形势逐渐向好背景下刚需得到持续恢复,从某种意义上讲,车市效率恢复正常来之不易。预计后市将进入相对平稳期。车市的全面回暖,也使得资本市场随之持续升温,主要关注特斯拉产业链的机会。
【券商板块再迎重大利好!】
重磅,上周五深夜:证监会发布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并在6月15日开始按新制度执行IPO。注册制之后,肯定会有大量的新股上市,这个将给证券公司带来增量业务,这绝对是一个利好,不过已经有所预期,只是来得很突然。
另外,还有一个大利好:6月12日晚间,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修订稿(征求意见稿),主要进行四大修改:
一是将证券公司主要股东调整为“持有证券公司5%以上股权的股东”。
二是适当降低证券公司主要股东资质要求。取消主要股东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要求;将主要股东净资产从不低于2亿元调整为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
三是禁止证券公司股权相关的“对赌协议”;明确控股股东变更为持股100%的股东的备案程序;明确单个非金融企业实际控制证券公司股权比例不得超过50%的豁免情形等。
四是调整证券公司股权相关审批事项,“证券公司变更主要股东或者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应当依法报中国证监会批准”,取消的审批情形调整为备案事项。
监管此时修改该规定可能有三点考虑,一是促进证券行业与国际接轨;二是激活市场活力,提升市场估值;三是通过简政放权,有助于券商行业良性循环。对券业至少带来六重利好:
一是有助于证券公司股权的进一步分散;
二是降低证券公司股权集中度;
三是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企业参股证券公司,有助于证券公司补充资本;
四是放松了证券公司监管,有助于证券公司创新发展;
五是证券公司海外上市不得签订对赌协议,有助于中小券商稳步发展;
六是新规体现了简政放权,与国际接轨的思路,有助于证券公司逐步补充资本,与国际投行公平竞争,通过发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股权管理规定的修改,既让监管更有针对性和效率性,也适度降低门槛,便于小券商引入股东,引进资本,激发活力。
未来将有三种类型券商受益:一是股权高度集中的券商通过吸引更多企业入股,未来估值提升速度较快;二是中小券商通过简政放权,创新的积极性较高,将会实现弯道超车;三是头部券商资本将会实现较大幅度补充,未来与海外券商才能具备竞争能力。
周末,行业出台两大利好,叠加行业估值较低,券商大概率要积极表现,建议上述三类券商要重点关注。
【后市策略】
作者:刘宝庆 投资顾问
执业证书编号:A1130619110001
时间:2020年06月15日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