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1月23日,停牌超过半年的尔康制药对外发布自查报告,对公司涉嫌虚增利润事宜进行说明,并向投资者致歉。”这消息一传出立刻引起了广大股民的关注,这个曾经的入选“漂亮50”指数的“业绩王”终于地下了头颅撕下了伪装,向公众承认了其财务造假的事实。
尔康制药是一家药用辅料生产企业,公司于2011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上市以来,尔康制药净利润从2011年的1.18亿元,一举增至2016年的10.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4.12%,停牌前的市值高达236亿元。尔康制药被誉为创业板的白马股,靠的就是其优秀的业绩。
“在严查财务造假、严打信批违法的大背景下,尔康制药财务造假一旦坐实,很可能会被强制退市。”一位业内人士称,“此前已有因信息披露违法被退市的案例。”
尔康制药上市后一直保持着净利润高速增长,以最近三年为例,其2014年、2015年、2016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88亿元、6.05亿元、10.26亿元,增幅分别高达49.43%、109.71%以及69.78%。
然而,这种高速增长因涉嫌财务造假而备受关注。在5月9日,一篇质疑尔康制药涉嫌财务造假的文章在网络上传播开,文章称尔康制药在海外设立的公司涉嫌虚构利润,与此同时尔康制药还涉嫌虚构资产。随着文章传播,当天尔康制药股价跌停。
对尔康制药涉嫌造假的质疑主要是两个方面:首先,尔康制药“18万吨木薯淀粉生产项目”2016年实现净利润可能不实。尔康制药子公司湖南尔康(香港)有限公司(位于柬埔寨)2016年实现净利润6.156亿,占尔康制药当年净利润的60.79%,其利润主要来自于“年产18万吨药用木薯淀粉生产项目”。该项目实现盈利远超预期,2016年实现净利润是可研报告预计利润的9.76倍,当年总投资收益率达到427.08%,是可研报告预计投资利润率的13.58倍。
根据海关数据,2016年中国向柬埔寨进口木薯淀粉共计3.09万吨,金额为1042.8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0.72亿元。据此推断,尔康制药柬埔寨项目的大部分产品并未进口到中国而是销往海外。即使销往中国的0.72亿元均为尔康(香港)实现的净利润,公司柬埔寨项目的海外销售净利润亦高达5.43亿元,高于尔康制药2016年年报披露的公司海外销售毛利润4.34亿元。上述数据与柬埔寨公司实现盈利不符。
其次,尔康制药被质疑涉嫌虚构固定资产。公司最近三年的固定资产增长速度较快,从2014年账面价值7.19亿元增长到2016年底的17.69亿元,其中房屋建筑物占固定资产比例分别为49.7%、71.01%、72.32%。2015年和2016年从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金额为6.78亿元和5.55亿元。公司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远高于同行业公司。
根据公司披露的房屋建筑物信息,2016年应该缴纳的房产税金额至少应该是552.42万元,大于公司实际缴纳的房产税金额。因此可能存在账面上记录房产并不存在的情形。
5月11日,在尔康制药被质疑造假而停牌的第二天,深交所向公司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就质疑做出说明。深交所要求尔康制药尽快进行核查,并请会计师出具相关说明,及时发布澄清公告,深交所将结合尔康制药年报披露情况一并进行审核。
8月9日晚间,因涉嫌财务造假而停牌三个月之久的尔康制药发布公告,称因信息披露涉嫌违反证券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公司正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并提示公司股票因此可能存在被暂停上市的风险。
尔康制药承认造假
11月23日,停牌超过半年的尔康制药对外发布自查报告,对公司涉嫌虚增利润事宜进行说明,并向投资者致歉。公告称,自查发现的问题将使公司2016年度财务报告出现重大会计差错,2016年度净利润预计将减少2.31亿元,公司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对2016年度财务报告进行追溯调整。
在自查报告中,尔康制药声称造成会计差错的原因却是因为公司有关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未能进行信息沟通。因而导致柬埔寨尔康采购备货未实现销售导致净利润虚增近2.09亿元,另外的0.22亿元则是由于未对在北美地区的代理商SYN公司产生的销售退回进行会计处理导致。
柬埔寨尔康是尔康制药收入主力,2016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6.15亿元,占尔康制药当年净利润的比重超过六成。缩水2.09亿元后,柬埔寨尔康在2016年仍然取得了4.06亿元净利润。
对于海关数据,尔康制药在自查报告中解释,普通木薯淀粉与改性淀粉属于两类不同产品,进出口业务中对应的中国海关编码也有所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在自查报告中,尔康制药依然坚持其改性淀粉2016年毛利率高达89.66%。有趣的是,公司普通淀粉2016年收入占比从2015年的 29.22%增长至49.95%,微利的普通淀粉在增长,超高毛利的改性淀粉营收却保持稳定。
一般而言,高毛利意味着公司产品极具竞争力。而据尔康制药介绍,柬埔寨项目已经通过技术改造,生产线同时具备普通淀粉和改性淀粉的生产能力。同样的生产线,不用来生产89.66%毛利的改性淀粉,却在生产只有2.17%毛利率的普通淀粉。这样看来,尔康制药的自查可能并不严谨。
逾百家机构受拖累
深陷负面新闻漩涡,尔康制药复牌后连续三天一字板跌停,截至11月27日复牌,股价报收8.35元,已经达到持仓基金对其估值下限。
今年8月中旬,旗下产品持有尔康制药的基金公司纷纷发布公告,下调了尔康制药的估值,其中中邮、天弘基金公司调整为9.17元,泰达宏利基金调整为9.14元。富国、国泰、诺安、安信、摩根士丹利华鑫等基金公司按照8.35元或8.36元估值,即按照复牌后连续下调三个跌停估值。
东方财富choice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共有97只基金持有尔康制药1.84亿股,持仓市值共有21亿元(基金公司没有调整估值的市值),占尔康制药流通股比例高达10.04%。
在持有尔康制药较多的基金中,中邮基金任泽松管理的7只产品抱团持有,其中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持有399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2.18%,截至三季度末,持仓市值为基金净值的10.12%;中邮信息产业基金持有3962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2.17%,持仓市值为基金净值的10.44%;中邮核心竞争力基金持有135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0.74%,持仓市值为基金净值的12.28%。
此外,华夏红利混合基金持有3205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1.75%;华夏复兴混合基金持有1325万股,华夏收入混合持有587万股。
除了公募基金,国家队基金和社保基金也不幸“中枪”,数据显示,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持有3469万股,全国社保基金四零三组合也持有1777万股。此外,陕国投旗下2个信托产品也“榜上有名”,分别持有4467.1万股和4300万股。
“疑罪从有”规避风险
从11月27日走势看,截至收盘,尔康医药依然有55万手牢牢封死跌停板,成交量仅有1802万元,照此趋势看,接下来依然会顺势下跌,如果接下来低于公募基金估值价,将按照市场价计算,基金净值或还将被拖累。
沪上某基金经理认为,由于尔康制药市值较大,公募基金持仓较多,加上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机构不敢轻易买入,对于目前持有尔康制药的公募基金来说,日内不能反向交易,当日买入不能再卖出,同样不敢轻易买入,或导致持仓基金陷入“囚徒困境”。另外,持有尔康制药的基金近期的申购赎回情况,如果基金近期遭遇净赎回,同样没有能力买入。
据某绩优基金经理透露,几年前,他们发现尔康制药各项财务指标非常好,先买入几百万股仓位后,想去公司进一步了解情况,但是沟通并不畅快,于是选择了卖出,卖出后股价就连续拉升。
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规避上市公司财务“被质疑”?深圳某绩优私募基金经理透露,严格执行“疑罪从有”原则,只要怀疑上市公司有造假嫌疑,就要按照公司真的造假了去予以投资,“市场上3000多家公司,遇到看不懂的、有造假嫌疑的,坚决绕着走,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也是保护自己的法宝。”
在价值投资的时代,并不是财务报表“漂亮”的股票就一定是白马股,有句话说得好:“白马股的财报一定漂亮,但财报漂亮的不一定是白马股,还有可能是只白骡子”。
来源:中国证券网、环球老虎财经、东方财富网
声明:部分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鲁召辉论财富】
微信号:qifu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