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指数继续维持一个窄幅震荡走势,主板回踩20均线后小幅度深V反弹,由以前的宽幅震荡进入一个窄幅震荡,我们都知道随着震荡越来越窄,就意味变盘时间到来。退一步说,震荡时间越长,后期高度越高。
说实在的,这段时间的市场真没有什么可分析的,从前期宽幅震荡进入窄幅震荡,也没啥可说的,没有突破之前不要追涨杀跌就好,突破后安心持股就好。
震荡时间越长,后面高度就越高,在过去这几十年的股市里,大涨大跌之后都意味震荡,市场需要消化7月份快涨,所以我们觉得市场走到现在这样,真的很好,在为下次上涨蓄力。
其实我们都知道横盘震荡的背后,是对前期快张修复。大家的热情被点燃,最需要一段冷静期了。股市的波动斜率是一点一点螺旋上升的,暴涨的越多,估值就被拔高了,价格就要回归价值,市场就需要重新对估值进行定价,当大资金介入时候在不断抬高估值时候,我们就去追涨了、下一次震荡时候你就被套住了,为什么不在这个震荡时候去布局,静待花开呢。
可能市场也有这种观点,盘就必跌,但是这种前提在下跌趋势与整体上市公司变坏的情况下。
1、当前上涨趋势已经成立
2、2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已经触底反弹
3、随着经济复苏,我们认为下半年业绩将持续改善
我们首先看一下半年报:当前各个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披露完毕,其实整体来看公司的盈利水平都在呈现“V型”反转。
我们都知道,指数是全A综合体现,指数背后说到底反应的是一家家鲜活的上市公司。指数的上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上市公司业绩改善。
一家业绩不断增长的公司,股价不太可能很差,长期来看,一堆业绩增长的公司长期一定会驱动指数上涨。
从2018年年底业绩已经触底反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的发展最终体现在这些公司上,所以长期来看,中国股市我没理由看空。
大家也应该知道为什么当前一直维持一个强势震荡,今年2季度,大部分人企业都盈利基本都企稳回升了,虽然赶不上疫情前的水平,但股市本来就是说的预期,预期就是信心,摆脱疫情的束缚,业绩的回升,至少给了市场一定的托底作用。
对于行业与个股:这本身就是每个人能力圈的选择。但均衡配置绝对是适合大多数人的策略(医药消费券商的防守配置、科技硬核主动配置)
每次遇到涨跌市场的波动,大家总喜欢寻求原因,并且不断地获取各种消息,一定去找理由,容易瞎操作。客观来说,市场的一天两天的涨跌,咱们真的是没办法预测,也没啥可说的,我们更站在长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总的来说就一句话:持股待涨,静待花开、这个位置战略上车比战略看空好。
作者:鲁鹏 投资顾问
执业证书编号:A1130620080001
时间:2020年09月02日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