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
1、隔夜外盘大跌,A股缩量震荡,短期变意味着盘,短期可能二次探底,估值分位底部要敢于低吸,逆向投资。
2、央行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要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稳定增长,稳增长逻辑进一步加强。
3、当前市场还是以稳增长基建为重点,抗疫事件节奏(短期已经分化)。高景气龙头当下最确定还是光伏行业。
4、短期要降低收益预期,是播种季节,不是收获季节观点不变。
稳增长进一步加码
昨天已经对城镇化进行分析,相应版块已经启动,当前稳增长逻辑进一步加强!
1、4月26日,中央财经委第11次会议提出“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4月29日,政治局会议重申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5月6日,高层发布《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标志着政策落地,县城将成为下一轮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基建是对冲经济下行最重要手段,当前中国城镇化进入尾声,接下来要补短板。国家需要打造“县城‘’经济。
重点关注:道路桥梁、市政管网建设、交通轨道等。
相关公司:山东路桥、四川路桥、安徽建工、新兴铸管、伟星新材、东宏股份等
事件驱动——生物经济
事件:5月10日上午10点,发改委将就“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1、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
2、生物经济万亿级别市场有望快速发展,其市场规模将是信息经济的10倍以上,未来生物经济的产业规模将达40万亿,成为中国经济下一个重要增长点。
可以关注: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材料等
其他
1、5月9日健委发布《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到2025年全国护士总数达到550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3.8人。
2、全球最大纸浆生产商苏萨诺纸业和纸浆公司日前发出警告,全球纸浆库存一直在大幅下降,供应面临短缺,这可能会导致纸巾和卫生纸等必需品的价格在未来出现上涨。
3、央行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报告,要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稳定增长。合理满足煤炭安全生产建设,保障电力煤炭等能源稳定供应,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市场每一次的调整,都是对我们考验。我们在2018年实现了金融降杠杆,在2019年扛过了贸易战,在2020年克服了疫情冲击,在2021年(基本)完成了房地产、教育、医疗领域的整顿。可以说,A股市场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短期可能继续筑底,青春韶华正在路上。
作者:鲁鹏 投资顾问
执业证书编号:A113062008000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