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药明康德昨日(5月8日)上市,毫无悬念地开盘即封涨停。对这只“独角兽”来说,唯一的悬念是,接下来会收获多少个涨停?考虑到药明康德以22.99倍市盈率发行,相比65倍左右的行业市盈率“折价”幅度较大,仅仅是达到行业平均水平,药明康德上市后就需要连续8个涨停。】
药明康德上市首日市场表现并无意外。集合竞价阶段就上涨20%,报25.92元/股。开盘后,药明康德直接涨至新股首日涨幅上限43.98%,报31.10元/股。截至5月8日收盘,同花顺(48.870, -0.16, -0.33%)数据显示,封涨停金额为13亿元,首日成交89万元。
受益上市刺激,药明康德旗下公司药明生物在港股表现亮眼。截至5月8日收盘,药明生物上涨6.74%、收于每股75.25港元,总市值达到920亿港元。
药明康德被市场誉为“医药界华为”,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全球排名前列的小分子医药研发服务企业。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2007年8月曾前往美国纽交所上市,2015年12月退市。从美股退市后,药明康德分拆为三大类业务分别上市。旗下的合全药业2015年4月登陆新三板,目前市值约200亿元;药明生物去年6月在香港上市。
“独角兽”究竟值多少个涨停板
30个涨停是否过于夸张?
南京一位券商人士认为,药明康德当前市盈率较低。同一控制人的另一家公司药明生物(2269.HK),上市约一年市盈率已经超过300倍,由此预计药明康德股价将有很大幅度的上涨空间。另外,药明康德作为一家头部公司,还可能有着更多溢价,比如华大基因(300676)在上市后的5个月内,股价上涨超过了15倍。
上海一位私募人士表示,虽然回归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另一只回归的中概股三六零(601360)对药明康德依然具有参考意义。2017年12月,被三六零借壳的江南嘉捷连续18个涨停后开板,股价累计涨幅达到502%。因此,该人士认为“药明康德收获18个以上涨停的可能性很大”。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药明康德坚定看多,资深投资顾问孙玮就认为,以恒瑞医药70多倍的市盈率来看,药明康德在10个涨停板之后的股价已经不低,且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投资者还需谨慎对待。
财通证券则预计,药明康德2018-2020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1.43元、1.86元、2.38元,考虑到可比公司的市盈率水平及公司的盈利增长情况,给予公司2018年60-80倍市盈率,对应2018年的股价合理区间为85.8-114.4元。
风口之上CRO板块估值将获拉升
在近期新股表现不错的背景下,药明康德作为“重量级”新股,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开板。市场人士认为,药明康德的上市将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可能助推近期表现亮丽的医药板块,并进一步拉高药明康德所处的CRO(合同定制研发)板块估值。
何为CRO?下面来强行科普一波新药研发吧。
新药研发,风险巨大。有投资者形容“就像赌石一样,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在赌石行业,大多数赌客是赚不到钱的,反倒是切割玉石的老板们赚得盆满钵满。这个道理,就像当年美国的淘金热一样,大多数淘金者没赚到钱,沿途卖水的却赚翻了。
CRO就是那个“卖水”的。随着国内医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药品审评审批加速、一致性评价标准落地、医保支付制度变化,各大药企纷纷加大创新药的研发投入。不过,为降低自身研发费用并控制风险,很大一部分药企会选择聘用专业CRO企业协助新药研发服务,CRO服务因此逐渐成为新药研发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的行情可能是大多数药厂没赚钱,CRO却赚嗨了。
根据统计,2012年至2016年,我国CRO行业的销售额由188亿元迅速上升至4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41%。未来几年内,我国CRO行业仍将在现有基础上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根据南方所预测,2017年中国CRO市场销售额达559亿元,2021年市场销售额将达1165亿元,2017-2021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32%。
寻找A股的优质CRO标的
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药明康德上市,投资者有必要寻找优质的CRO标的了。东兴证券就为投资者提供了3个寻找维度:
1、短期来看,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推进迅速,BE(生物等效性试验)订单有望为CRO行业新增百亿以上市场,BE业务成熟的优质标的获益明显。强烈推荐临床CRO龙头标的泰格医药(300347)等;
2、中长期来看,随着医药创新写入国策、药审改革不断提速、鼓励药品药械创新政策频出,国内医药产业将从仿制药为主逐步实现向创新药为主的战略转型,细分领域龙头受益先发优势,有望优先分享产业转型带来的机会与收益。强烈推荐CRO产业链中各细分领域龙头,如昭衍新药(603127)、泰格医药、药明康德等;
3、长期来看,国内优质CRO公司必将迈入国际CRO市场,与全球CRO巨头争夺市场份额,因此自身综合能力强大,全球化业务布局广泛的CRO公司拥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强烈推荐业务全球一体化进度靠前的优质CRO标的,如泰格医药、药明康德等。
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年来,全球龙头CRO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企业并购整合层出不穷。国内的CRO公司同样应该通过并购,形成并巩固业内的龙头地位。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发现,自2010年以来,药明康德进行了6次重大并购,泰格医药则进行了4次。
同时,越来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正在介入CRO行业,据证监会网站4月26日晚间披露,量子高科(300149)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睿智化学90%股权事项经并购重组委审核获无条件通过。公开资料显示,睿智化学是国内领先的CRO企业,其业务体量、技术实力在国内临床前CRO行业排名前三。
市场分析
据估算,就发行市盈率与行业市盈率比较而言,药明康德发行价相对行业市盈率存在较大折价,预计上市后上涨空间较大。药明康德的中证行业市盈率为65.29倍,药明康德以22.99倍市盈率,21.6元/股发行,并在市盈率达到65.29倍时开板,大概有连续8个涨停。同时考虑到3月以来,新股市场开始逐渐转暖,新股涨停数开始回升,药明康德涨停数大概率超过8个。
研究总监付立春昨日对记者表示,中概股中,“独角兽”企业回归A股表现抢眼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当前中概股在A股市场和海外市场存在较大的估值差,二是近期政策对于“独角兽”企业上市规则有所放宽,导致市场对于“独角兽”企业过于追捧。付立春认为,目前监管层为“独角兽”企业回归A股市场设立的绿色通道只是临时性的,不过,为了加强A股市场公平性,未来应单独开辟一个交易所或是一个版块,这样有助于“四新”经济的发展,使得市场秩序更加平稳,同时也有利于完善中国资本市场体系。
首席经济学家王军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药明康德首日涨停丝毫不令人意外,这反映了投资者对“独角兽”企业的追捧,对创新研发类企业的追捧,以及对“四新”经济的追捧。谈及“独角兽”企业回归A股市场影响,王军称有利有弊。其中,利的方面表现在具有示范效应,能够更好地支持“四新”经济企业发展壮大。他指出,要谨防“独角兽”企业回归A股市场的大跃进和泡沫化,谨防其变成大股东高位套现离场、收割中小投资者的游戏。
文章综合整理自:新浪财经、中国证券报
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销售要约,不涉及任何商业合作。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鲁召辉论财富】
微信号:qifu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