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临近岁末,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迎来了新一轮进展。据悉,第三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名单已经敲定,混改试点正向前推进。混改的大潮已经到来,星火燎原之势已经初步形成。
第三批混改试点企业敲定
“前不久,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第三批试点名单,已确定将31家国有企业纳入第三批试点范围,其中既有中央企业,也有地方国有企业。目前,我们正在抓紧指导试点企业制定实施方案。从时间进度看,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进度符合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部署的工作计划安排。”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11月15日表示。
就目前混改的最新进展情况,孟玮表示,两批19家中央企业试点的重点任务正在逐步落地,试点先行先试、示范带动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超过三分之一的试点企业已基本完成引入投资者、设立新公司、重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内部激励机制等工作,其他企业也正在按照试点方案加快落实。
由此看来,目前已有50家混改试点正式获得官方肯定。
2017年从央企到地方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推进,可以说,不少混改方案体现出市场化导向的诚意,随着第三批混改名单公布,混改主题持续被市场所关注。
孟玮表示,总的看,试点企业通过混改,有三个“明显”成效,投资实力明显增强,杠杆率明显降低,经营状况明显改善。特别是中国联通、东航物流等混改试点方案落地实施,改革力度大,市场反映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平安证券一位分析师表示,从央企改革的数量上看,9月份多家央企公布方案或停牌,有明显加速迹象,2017年央企混改的任务进入最后一季度,加之第三批混改名单公布,市场的关注度也在日益上升。当前市场看待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最重要以盈利能力的改善来验证,但混改的效果显现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改革的方案逐渐显示出力度和诚意,无论是民营资本的引入力度,还是部分行业的开放加速,都预示着改革仍在向市场化的方向稳步迈进。
孟玮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推动三批试点任务落地见效,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经验,加强对地方混改的协调指导,推动形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新局面。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许维鸿表示,混改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功能,解决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下、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而多元化的资本结构能充分发挥非国有股东的优势,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实现与国有资本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因此,资本市场十分期待未来混改试点能有更多创造性突破。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看来,中国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具有基础条件或物质条件的央企等龙头企业,未来应以中国联通为标杆,深化混改工作。
“对于央企来说,想做优做强,必须聚焦主业,在混改中通过资本市场形成对旗下资产的有效控制,形成不同持股比例的‘金字塔’式股权结构:第一层对于核心主业资产实现国资完全控股;第二层对相对市场化的资产实现相对控股;第三层更大范围通过参股或持有金股等形式确保国资的影响力,而对延伸产业链的资产可只作为财务投资人分享投资收益即可。”许维鸿表示。
地方国企参与混改蓄势待发
第三批混改与此前不同的是,前两批混改试点名单都是央企,而第三批混改试点名单中有了地方国企,尤为引人注目。发改委11月15日称,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第三批混改试点名单,第三批试点范围既有中央企业,也有地方国有企业。地方国企混改正在蓄势待发。近期包括上海、广东、江西、山东、山西、辽宁等在内的省市都出台了相关文件。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一些上市国企宣布停牌,公告筹划引进战略投资者或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引发市场对国企混改的预期升温。据数据统计,目前A股共有40余家国企上市公司因“重大事项”或“重大资产重组”处于停牌状态,其中,地方国企上市公司多达30多家,不少地方国企上市公司更是已经公布了初步的混改方案。地方国企上市公司纷纷停牌,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于地方国企混改提速的遐想。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以前混改是央企,现在扩大到了地方国企,改革由点到面,从央企再到地方国企来推动,而地方国企的量比较大,是一个重要的主力部队。混改开始往面上推广,星火燎原之势已经初步形成,混改的大潮已经到来。这对国企提高效率、提高资源配置能力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稳增长的一个重要举措,对股票市场会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混改涉及的面比较广,包括一些传统行业、国有资本比较聚集的地方、或者是一些竞争性行业。
“总体而言,这是利好,对推动改革、提高效率和经济增长都带来了利好。但是要有序推进、提高质量,不能搞运动。”李大霄表示。
国企混改下的主题行情
据数据显示,国企改革板块中,目前45只个股处于停牌状态。11月份加入的中航三鑫(002163)、越秀金控(000987)、交大昂立(600530)、海正药业(600267)、新黄浦(600638)等。
民生证券认为,国企混改的主题行情仍围绕“老主题、新事件”的投资思路。今年是顶层设计落地期,政策想象空间较大,在市场情绪高涨时,主题投资空间和持续性会相对较好。但目前已进入到试点和重点领域的实施期,混改影响的范围会相对有限,此前国资委在推进混改和员工持股方面政策也会较为慎重,前期市场预期逐步回落,后续主题行情主要靠事件催化下的结构博弈。
但考虑到,发改委给出的时间表,预计央企混改实施落地主要集中于今年四季度,未来两个月各央企改革或将密集出台,相应公司层面的事件催化剂较多,主题催化剂和事件冲击能够持续,主题投资的空间和持续性将得到扩展。
线索一:股权结构相对单一。目前尚未出现央企集团层面进行混改的实例,原因在于央企集团整体规模较大,资产结构、业务结构通常比较复杂,而且还涉及很多历史遗留问题,要在集团层面推进混改情况相对复杂,引进战略投资者时也面临较大难度。东航物流混改之所以能够较快推进,原因之一也在于其股权结构简单。因此,选择资产和业务相对简单、体量相对较小、推进相对容易的企业会先行混改。而且,如果涉及到央企一级企业层面的混改,还会牵涉到谁持有股权的问题。
线索二:资产负债率偏高。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当前要抓住央企效益转降回升的有利时机,把国企降杠杆作为“去杠杆”的重中之重。2017 年中报显示,全 A(非金融)财务费率保持下滑,但资产负债率却保持小幅上行,显示在财务负担有所改善的情况,企业并没有动力去杠杆。此前《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也鼓励债转股等混改方式,通过债转股调整国有股权比例来达到降杠杆目的,目前中国重工(601989)债转股方案已落地。
线索三:重点领域中的优先突破板块。电力领域混改在未来大概率从增量配电网中首先突破;铁路是七大垄断行业确定性最高、混改思路最明晰的领域;第三批混改试点中油气是重点领域,而在油气产业链中下游放开及专业性重组或上市的概率较大;民航领域主要关注货运与物流的整合,货运板块整合相对明确;电信领域,混改主要通过引入战投和员工持股,与垂直行业企业的创新业务战略合作值得期待;军工方面,主要率先民品领域推进混改,非国家核心机密的军品领域有望突破,对于资产证券化率的集团资产注入的预期较强。
综合以上线索,对上市国企标的进行了筛选,筛选标准如下: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50%或 30%以上,其中 30%以上筛选标准仅限于军工、通信行业,由于该两大行业内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少超过 50%;2)资产负债率高于同类二级子行业 。由于铁路、民航行业内标的较少,若该领域混改,受益标的范围有限,因此不做筛选。
来源:证券日报、东方财富网、大众证券报
声明:部分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