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周期调控力度加大,改革开放深入
今年 12 月 18 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40 周年纪念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会在此前召开。尽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公布具体经济增长目标(具体数字要到“两会”公布),但是会议会指引明年经济工作和政策的方向。我们认为需要重点关注会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逆周期调控政策力度、房地产政策变化、地方政府激励机制和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等方面内容。
01
首先是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今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稳工作。10 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对此要高度重视,增强预见性,及时采取对策”。近期中美重启贸易谈判,有望避免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但最新公布的11月贸易数据显示国内外需求仍面临压力。我们预计会议将对经济下行风险给予更高关注。
02
其次是逆周期调控政策力度。预计 2019 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调维持积极和稳健,但是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加,逆周期调控力度可能加大——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边际上更宽松。
财政政策方面: 预算赤字率可能从今年的2.6%扩大到3%,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可能增加到2万亿元左右。
减税降费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预计增值税最高档税率下调2个百分点以上,中间档税率也有可能调整。社会保险费率可能降低5个百分点左右,以缓解社保征收力度加强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冲击。
货币政策方面:预计2019年继续下调法定准备金率。尽管存贷款基准利率可能维持不变,我们预计货币政策会引导无风险利率和加权平均贷款利率下行。
今年以来,防控金融风险取得一定成效,债务率大体维持稳定,但货币和社会融资总量增速明显放缓。预计明年货币、社会融资总量增速开始企稳。
汇率方面:中美重启贸易谈判对于人民币有支持作用,中期仍然存在一定贬值压力,但预计央行会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03
三是房地产政策的变化。今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7%,但增长主要来自土地购置费;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保持高增长,而竣工面积连续两年下降;最近两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出现同比负增长,但10月份70 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平均同比涨幅上升接近 10%的水平。
7月 31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而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公报没有提及房地产。
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政策的措辞显得更为重要。预计房地产政策会兼顾投资和价格稳定。
04
四是地方政府激励机制。12月10日国办发布通知将2016年公布的 24 项督查激励措施调整增加至30项,进一步加大对地方激励支持力度。此次调整增加9项措施、调出3项措施、保留并充实完善21项措施。
新增的的9项措施包括: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3项,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3项,稳外贸和稳外资、稳投资、促消费方面3项。
与此同时,地方开始制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将科技研发、居民收入、环境治理等多方面指标纳入体系,作为基层市县的经济发展考核标准,未来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预计地方激励机制将更加多元化,未来更注重增长质量。
05
五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0年间,包括民营和外资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比例大幅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显著提升。
未来将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积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外贸、吸引外资,具体措施可能包括改善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防止市场垄断,落实竞争中性,扩大制造业和服务业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等方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