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返回    字体:  

【热点专题】地量特征暗示地价临近,A股是否将迎来绝地反击?

时间: 2018/8/23 15:48:43

  【周三沪市日成交金额仅985亿元,若忽略2016年初非正常交易的特例,沪市上一次单日成交金额在1000亿元以下还要追溯到4年前。“地量”之后能否见“地价”?历史数据统计的结果和市场人士的观点并不一致。统计显示,“地量”后大概率会出现“地价”,但“地价”往往滞后于“地量”产生。】

  

  市场人士表示,从A股历史看,成交量并不一定领先指数见底,但市场底部成交量往往是上一轮牛市峰值的10%。这一规律在2005年、2008年、2012年的数次A股大底中均得到印证。

  8月23日两市平开,沪指早盘震荡整固,午后,券商股快速崛起护盘,沪指小幅上行;国产软件、5G等科技股受追捧,创业板指持续高位运行,大涨超1%。午间,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发布,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发生一起非洲猪瘟疫情,受此消息刺激,午后动物疫苗概念股和养鸡板块均出现快速拉升。

  8月23日沪市成交额1078亿元,依然较为低迷。

  截止收盘,沪指报2724.62点,涨幅0.37%,深成指报8501.39点,涨幅0.55%;创指报1455.50点,涨幅1.11%。

  盘面上,软件服务、电子信息、包装材料、石油、化纤、工艺商品、通讯等行业表现相对较好,煤炭采选、钢铁、贵金属、水泥建材、民航机场等行业领跌两市;高送转、国产软件、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美团概念、基因测序等概念表现较强,煤化工、海工装备、北京冬奥、ST板块、粤港自贸等概念表现较差。总体而言,市场呈现小幅震荡格局,行业个股涨多跌少。

  综观近期盘面,板块效应和涨停板龙头并不突出,缺乏明确主线及上涨逻辑,交投也依旧低迷。华创证券认为,短期A股市场仍将以区间震荡为主。


  沪市日成交跌至千亿以下


  22日沪深两市成交额合计2293亿元,延续地量盘整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沪市日成交不足千亿元,当日仅成交985亿元,考虑到2016年1月7日当天仅正常交易10余分钟,若忽略这一特例,沪市上一次单日成交金额在1000亿元以下还要追溯到4年前。

  4年之间,A股市场沧桑巨变。当前A股在市场体量、资金结构、交易风格等诸多方面都与4年前截然不同。

  首先,市场总市值规模剧增七成。自新股恢复常态化发行以来,A股市场公司数量快速扩容。短短4年间,两市个股家数从2500家左右增至目前的3500多家,扩容超过三分之一。沪市方面,最近4年内,上证A股B股家数从1000家左右增至目前的1481家,扩容接近50%。个股数量的快速扩容带来指数总市值的急剧上升。2014年8月29日,上证指数总市值为19.76万亿元。2018年8月22日,上证指数总市值为34.41万亿元。4年之间,指数总市值增长74%。

  与此同时,市场参与资金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别是继沪股通、深股通等外资进入的渠道开通后,价值投资理念渐渐占据主流。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上线。沪港通开辟了上海与香港两个市场的直投通路,包括全球对冲基金在内的投资者都可直接参与A股市场。

  在此之后,北上资金的一举一动都深刻影响着A股投资风格的变革。数据显示,自沪港通上线以来,外资累计借道沪股通渠道净流入A股3188亿元。其中,消费蓝筹与金融蓝筹成为北上资金买入首选,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恒瑞医药、伊利股份等当前沪股通渠道持股市值均在200亿元以上。

  事实证明,外资的进场显著改变了A股的投资风格。

  自2014年8月29日以来,虽然市场成交量重回原点,但食品饮料、家用电器两大消费行业在此期间累计涨幅均超100%,银行、非银金融行业累计涨幅均超70%。

  此外,部分个股遭遇边缘化。截至2018年8月22日收盘,两市有817只个股单日成交金额不足1000万元,占比达到23%。其中,有269只个股成交金额不足500万元。

  而在4年之前,2014年8月29日,两市仅39只个股单日成交金额不足1000万元,占比为15%。其中,成交金额不足500万元的个股仅有1只。两者相比,部分个股成交边缘化态势十分明显。


  “地量”真能见“地价”?


  股谚云:地量见地价。指数实际的运行情况显示,“地量见地价”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地价”的出现往往会滞后于“地量”的发生,至于滞后多久,则时长时短。

  沪指前期探低2638点时,“地量”与“地价”之间仅仅相隔两天。2016年1月25日,上证指数单日成交1640亿元,刷新当时近4个月新低。短短两个交易日后,上证指数最低探至2638.30点,至今未能打破。

  1664点底部则滞后了将近两个月。2008年9月9日,上证指数单日成交217亿元,刷新当时近两年新低。1个多月后,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最低定格1664.93点,2008年大熊市宣告见底。

  此外,沪指2014年的地价距离全年地量也滞后了接近两个月。2014年1月20日,上证指数单日成交482.99亿元,刷新当时1年多新低。1个多月后,沪指于2014年3月12日定格了全年最低点1974.38点。

  部分机构人士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安信证券陈果团队表示,从A股历史看,成交量并不一定领先指数见底,但是熊市底部成交量往往是上一轮牛市峰值的10%。这一规律在2005年、2008年、2012年的数次A股大底中均得到印证。


  如此低迷的成交量,是否预示着大盘将迎来绝地反击?


  从近年来的市场表现可以看到,2016年以来,当沪深两市的成交金额接近3000亿元时,往往在酝酿一定幅度的反弹行情。地量行情也意味着市场做空的动能不足。

  分析人士认为,所谓地量见地价,是指在成交量创出此轮行情的最低值时,股价或大盘也创出此轮行情新低,这是量减价跌的极端情况,此类情况常出现在长期下跌行情的末端,后市有望结束下跌转而上涨。但是,如果在股价持续下跌中,并未出现持续的带量下跌或阶段性的大量下跌,那么即使出现了所谓的地量地价,市场也并不一定已到底部,观望情绪依然浓厚,继续下跌的可能性大。通常只有市场跌到多头彻底丧失信心时,跌势才可能停止,此时地量出现后,才有可能同时出现地价,也有可能在后市才出现地价,真正的地量见地价才是行情的转折点。

  然而,还有分析人士提示,地量见地价需配合成交量放大的上涨阳线才能确定,因为缩量行情往往不会一蹴而就,市场的做多情绪也需要慢慢积累,地量不代表大盘不再下跌,更不代表个股没有了下跌风险,这一点需要投资者格外注意。

  近日,中信证券和天风证券等机构纷纷表示,当前政策底、资金底和情绪底“三底”落定,市场大概率将逐步企稳向上,上证指数2600点附近或成为今年的市场底。

  总之,正所谓“量为价先、天量天价、地量地价”,成交量无疑是股价变动的推手。历史也证明,绝大多数个股或大盘在价格出现变化前,成交量往往先出现变化。因此,在市场各方达成底部区域共识的观点后,需要耐心等待放量上涨的信号出现,并以此来确认行情的转折。


  文章综合整理自: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新浪财经


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销售要约,不涉及任何商业合作。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鲁召辉论财富】

微信号:qifu1888

启富大讲堂   在线诊股
  • 问:600135还能持有吗?老师们,帮我看看
    答:可以持有。
  • 问:300009后期怎么操作,成本26.6,半仓
    答:耐心等反弹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
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深圳市启富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监机构字(2001)195号,资格证书编号:ZX0152]
[公司营业执照] [公司证券投资咨询资格证书][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
服务热线:400-678-1178  0755-82718153  咨询QQ: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中康路卓越梅林中心广场(北区)2栋601室    备案号:粤ICP备11044237号
版权所有:深圳市启富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