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势分析】
一、今天指数低开高走,窄幅震荡,小涨收盘,多只st股票,以及问题股,垃圾股大幅调整,甚至跌停,造成它们大幅杀跌主要因为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壳资源预期贬值。市场成交量大幅萎缩,假期效应明显,预计节前以震荡为主,大涨大跌可能性不大,以结构性行情为特征,投资可考虑轻指数重个股。
二、近期随着疫情进入尾声、经济数据靴子落地、全面复工开启、产业链修复、财政及货币政策开始加大力度,资本市场配套措施逐渐完善,未来市场风险偏好将进一步回升。市场的机会将出现逐步增加的态势。
三、昨天在政策的影响之下,沪深两市出现急跌,而且跌幅较大,但是在抄底资金的影响之下,V型反转,而今天没有再度大幅下探,市场情绪初步恢复,因此,短期大盘的2758低点大概率成为较为坚实底部。
四,从主力资金动向来看,外资对A股核心资产格外青睐,除了这些优质蓝筹股具备估值优势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市场的快速扩容与退市政策的改革使核心资产稀缺性更加突出,因此拥抱核心资产将是未来的一大趋势。
五,当下最难克服还是熊市的心态,因为疫情导致经济出现困难,多数投资者一时半会不转过弯,对后市悲观,但是股市是提前6个月或者1年反映经济情况,经济逐步恢复是大概率事件,因此,目前就是战略投资机遇期,前瞻性布局是投资的关键。
【“两会”时间确定,应提前关注哪些机会?】
两会时间正式确定。
根据中央会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开。
按照往年惯例,中国市县“两会”一般在每年一二月份召开,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很多城市的地方“两会”被推迟。如今,两会的确定,也宣告我国疫情控制基本取得胜利,后期就是全力推动经济发展。
两会一直以来对国家各方面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会议将传达指导性信息包括经济目标调整等等,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较为深刻。
而2020 年是中国多项任务的关键年份,在疫情冲击、市场预期不明晰之下,两会召开将为中国指明方向,扫除更多的不确定性。对于市场而言,预期将更为清晰。对投资者而言,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
历年两会行情怎么走?有什么借鉴意义呢?
通过对2000年以来的历次两会前一个月、两会期间以及两会后一个月的市场表现进行分析,发现:历次两会前后市场都是涨多跌少,而两会期间则呈现摇摆不定的特征。这也暗示5月的整体机会好于3月与4月。
过去,往往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两会的召开往往会给市场带来积极的影响。因为政策的对冲提振市场信心。
从政策信号具体方向的延续性上看,一般两会的政策目标都会延续上一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他部委的重要会议提及的重点目标,市场的板块表现也很好地体现了当年的政策信号。
目前的主要政策,主要由3月与4月的中央高层会议确定,主要包括:
(1)消费与投资并重,与2002年相似但有所不同:消费重在线下消费,同时适当增加会共消费;投资重在基建而非地产,基建中包括新旧基建。
(2)目前关于消费的刺激政策还只是局限于消费券的发放,对汽车行业适度补贴。
(3)发改委再次明确新基建的范围,确定政策发力的方向:信息基拙设施建设、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4)国常会确立旧基建主要发力方向: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5)国常会部署采取有力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大对贫困人口、低保人员和失业人员的帮扶力度。
因此,从板块来看,可以在两会召开之前继续考虑:
第一,人口回流趋势已经伴随管制放开而十分明显,本身庞大的人口基数也确保消费有托底,而消费政策将会加大消费板块的复苏,甚至超预期表现,关注食品,白酒、家电、汽车和商贸零售板块;
第二,受益于传统基建发力而当前估值偏低的建筑、建材也值得考虑;
第三,新基建投资将逐步聚焦5G为代表的信息基建领域,推荐:通信。
【后市策略】
作者:刘宝庆 投资顾问
执业证书编号:A1130619110001
时间:2020年04月29日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