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行业深度报告:6年4倍空间,新模式引领行业突围
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 年4 倍,900 亿元需求缺口,行业高投资价值。血透作为ESRD 患者除肾移植以外有且必须的治疗方式,截止到13 年底预计国内血透市场规模约178 亿元,但治疗覆盖率不足15%(即13 年底治疗人数仅约34 万),预计到2020 年,获得治疗人数将提升至133 万人,市场规模虽将达到近700 亿,但仍有371万患者等待透析治疗,缺口中短期难以覆盖。我们认为,造成缺口的主要原因是医保费用难以全方面覆盖所有患者需求,我们预计医保对于血透报销覆盖力度普遍在60-90%,医保费用缺口预计在900 亿元。虽然6 年4 倍的CAGR 仅21.5%,但即使是近年发展迅速的互联网市场,规模也仅从07 年的168 亿元至今6 年扩增6 倍至13 年底的1059 亿元,而我们预计血透未来未来6 年的CAGR 至少将维持在20-25%的水平,并将随着大病医保的支出上行逐步提速。
血透器械市场外资霸占、国产“黄巾起义”。就血透设备及耗材而言,整体市场外资品牌占有率超过60%,而国产品牌仅粉液、管路国产化率能达到50%,核心部件透析器的进口率高达90%以上。我们认为,随着技术发展,短期血透耗材及设备的国产化或将迎来一次对外资的围剿,但考虑到工艺以及医院的采购习惯及安全性考虑,我们认为短期来看,国产化率快速提升可能性较低。
突围:新商业模式、新支付模式的颠覆。根据全球血透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阶段的发展:跑马圈地期异地扩张期平台合作期。而中国目前仍然处于跑马圈期的中前段,即各个企业通过自身资金、研发、资质等尽可能多的寻求血透中心的合作和绑定;我们认为未来行业将发生以下4个变化:①血透中心的收购承包制将提速②社会对于血透整体支付结构将由收入医保为主,利润医保为主向收入医保为主,利润商业保险为主进化③在技术提升及强大患者资源平台合作下,家用透析将带动终端覆盖率的进一步提升④企业规模提升后,企业与政府对于医保费用支出议价能力逐步提升。
最终行业形成寡头垄断后,将步入医患资源平台、政府合作平台、支付方平台的三个平台的深度打造,进一步在医保费用维持、提升商业保险支付比例、获取更广度的医患资源三方面争取更多机会。
产业链完备,终端控制能力强是企业脱颖而出决定性因素,主要推荐:宝莱特。目前A 股涉及血透的主要有:蓝帆股份(血透器械参股、预计未来将逐步开展血透中心扩张合作)、宝莱特(透析耗材及透析机产业链一体化企业,当前血透相对最为明确的标的)、常山药业(低分子肝素概念)、华仁药业(腹透业务)、新华医疗(血透中心合作预期)。我们认为,宝莱特是A 股血透标的中产业链最为完备,布局以及对于下游终端控制能力相对较强的企业。
商贸零售行业周报:电商推高优质物流设施需求,看好相关产业投资机会
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平安零售指数上涨2.2 个基点,跑赢沪深300 指数1.6 个基点。
上周平安零售指数上涨2.2 个基点,上证指数上涨0.5 个基点,沪深300 指数上涨0.6 个基点。70 家样本公司中56 家上涨,8 家下跌,6 家持平。细分行业中,平安百货指数上涨1.5 个基点,平安超市指数上涨0.8 个基点,平安专业市场指数上涨4.0 个基点,平安专业专卖店指数上涨2.8 个基点。
板块走势超预期,但多以游资驱动为主,机构参与难度较大。
上周板块走势良好,超我们预期,不过从领涨公司来看,多数是借消息刺激游资驱动的小盘股。借助市场情绪改善的炒作缺乏基本面支撑,并且由于流动性有限机构参与难度也很大。具体来说,由于IPO 即将重启,参股拟上市公司的轻纺城被爆炒,一周大涨26.67%,此外公告公司股权架构调整及子公司经营情况的中央商场和南宁百货均大涨10%以上;我们推荐的飞亚达涨幅4.78%位列第8 位。8 家下跌公司多数跌幅有限,友谊股份和中兴商业领跌,但跌幅也在5%之内。
投资建议:基本面选股与热点追逐。
上周大盘及板块走势都比前一周强劲,说明市场对IPO 重启的担忧部分消化,由于打新资金收益率远低于预期,因此回流市场资金增加,流动性压力可能短期有所缓解。
我们仍然建议投资者以基本面选股为主,这样对参与公司的把握更大。我们反复强调轻奢消费品的需求情况良好,根据国外经验我们推测可能这一消费人群和对应的消费品类一直处于升级过程中。因此我们仍然推荐老凤祥、飞亚达和潮宏基组合。这三家公司在所在领域的品牌价值较强,消费者辨识度高,有望受益消费升级。
电商对品牌及渠道各个领域的改造和重估加剧,我们认为仓储物流和信息服务领域未来投资空间巨大,只有实现全渠道打通,才能成为真正的O2O。我们建议关注包括物流仓储、软硬件公司、具备门店网络密度资源的公司等,相关的标的为红旗连锁、怡亚通、深基地等。
本周随笔:电商推高优质物流设施需求,看好相关产业投资机会。
无论采取自建、租赁还是第三方合作的形式,电商渠道的快速发展,加速推涨了物流地产和配套设施的市场需求。物流设施的需求方包括品牌制造企业、零售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其中电商作为近年来规模增长最快的零售商,相继在重点城市及周边建立中央配送中心和地区分拨中心,拉高区域物流用地成本和仓储租金。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物流地产投资净回报率6.5-7%,高于商业地产4-5%的回报率水平。包括普洛斯、丰树等海外物流地产基金,国内的宝湾、宇培等专业物流地产运营商,万科、平安不动产、华南城等传统住宅、商业开发商,阿里、京东、一号店等电商企业纷纷加入物流地产的投资人行列,对优质物流用地和设施的争抢异常激烈。
我国零售业每年保持10-15%的行业增速,龙头电商通过品类扩张和地域渗透,将继续保持较高的交易额增长,这一切将继续给全国范围的优质物流设施带来大量需求。此外,我国物流设施由于土地供给、政府规划、设施落后及管理配套不成熟等原因,本身存在较大的升级改造空间。有关数据统计,我国物流供应缺口高达1.5 亿平米,优质物流设施更加紧缺,仅占总量1%。因此,随着优质物流资源需求的持续旺盛,我们长期看好物流相关配套产业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经济低迷,消费者信心较弱;互联网对传统供应链的冲击等。
机械行业周报:关注军工产融年会带来的阶段性投资机会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行业公司信息
1、振华重工签2亿美元钻井平台销售合同
2、天奇股份获得华晨宝马6000万采购合同
3、新筑股份中标4300万工程支座采购项目
4、亚威股份牵手德企Reis正式进军机器人领域
5、森远股份签订1.23亿元供货合同
6、富瑞特装获5100万元LNG汽车再制造油改气合同
7、海默科技购买美国油气区块独立能源公司实力进一步加强
市场表现与主要观点
6月23日—6月27日,机械行业跟随大盘一路震荡上行,最终以3.19%的涨幅在同期中信一级行业涨跌幅排名中位列第11位,跑赢沪深300指数2.56个百分点。
本周机械行业再现普涨格局,在次新、智能装备、环太军演等主题的带动下,“机床工具”、“船舶制造与港口设备板块”分别以7.05%和6.52%的涨幅领涨行业;而上周受益于政府推动预期而体现出较高防御性的“铁路设备”板块,本周表现则相对保守,以0.21%的涨幅在行业内排名垫底。
从个股的涨跌幅来看,事件性利好的发布无疑对身处市场热点题材中的个股的市场表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剔除变身影视股的申科股份,发布利好公告的亚威股份、宝鼎重工,次新属性的金轮股份、应流股份、汇中股份、安控科技在行业内涨幅居前。展望下周,次新与中报高送行情有望延续,但具体到行业来看,6月28日举行的首届中国军工产融年会所引发的资本市场对于军工科研院所改制破冰的预期,有望成为短期内机械行业市场表现最直接的驱动因素。我们维持机械行业的中性投资评级,长期推荐铁路设备产业链、油气装备产业链和智能装备产业链的中国南车、杰瑞股份、机器人,建议短期关注军工改制和军民产业融合概念的航天晨光、海特高新。
新能源行业:新能源汽车,大鹏一日同风起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安信国际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频发,2013年新一轮推广方案出台,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013年9月17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四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2013至2015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政策正式出台,各个示范城市纷纷推出发展规划和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面临发展机遇。
充电设施面临发展转机:根据我们的计算仅充电桩设施2015年市场规模就将达到62-125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37-875亿元。但垄断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发展的深层次原因。3月18日,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表示,为电动汽车充电的充换电设施将对社会“全面开放”,谁想投资,谁有钱投资,谁就投。5月27日,国家电网宣布向非国有资本放开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市场。打破垄断,让市场来配置资源,充电设施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泰坦能源技术(2188):充电设备惠在当下,开启城市公交车BOT运营模式。公司参与承办建设了国内所有重点或大型电动汽车充放电站项目,充分证明了公司的技术水平领先。国家电网的招标中,公司不断中标,预计2014年的充换电设施订单将超过2012年。与永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开启城市公交车BOT运营模式,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康迪车业(KNDI):电动乘用车新模式收益者。公司参股的左中右采用分时租赁的商业模式运营杭州微公交项目,由于补贴得力和政策支持,康迪纯电动车销售良好,预计2014年纯电动车的销量将达到12500量以上,盈利将显著提升,同时,康迪与珠海市、重庆市、苏州市、三亚市签署了备忘录,计划推广电动车分时租赁商业模式。与吉利合作在上海华普建立的二期电动车生产线于2014年2月投产,产能瓶颈打破,未来销量有望持续提升,维持“增持”的评级。
投资建议:
个股方面我们首选泰坦能源技术2188和康迪车业KNDI。
风险提示:
i)新能源车推广低于预期;ii)商业模式不可行。
铁路行业:铁路投资加速的机遇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安信国际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今年铁路投资规模上调至8000亿。今年以来,铁路总公司已经第三次上调全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从6300亿元上调至8000亿,这一固定投资额也达到了2010年8427亿元投资额以外的第二历史高位。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上调也反映出铁路是国家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包括铁路基建投资、交通设备购置及更新改造,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上升至高位,相关子行业高景气度拉开序幕。
2014及2015年铁路通车高峰期到来。2013年以来,政府多次强调要保证“十二五”规划目标完成。根据“十二五”规划,2015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我们测算2014年及2015年铁路新通车均应超过8000公里。而根据我们对“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在建及规划兴建的高铁重点项目的跟踪,我们测算2014年及2015年新通车的高铁里程分别达到5353及3534公里,预计创造历史新高。铁路高速建设首先利好铁路基建子行业发展。另一方面,随着铁路通车高峰期到来,新通车铁路导致交通设备需求密集增加,特别对于高铁项目,在新项目通车后网络效应增强,有利客座率上升,既有高铁线路将出现班次加密需求,我们预计动车组需求将爆发。交通设备子行业近期内将快速发展。
改革激发行业活力,保证投资可持续性。自去年3月铁路总公司正式成立,铁路政企分开后,铁路改革持续进行。改革为这个计划经济色彩浓重的行业注入了市场活力。在铁总负债率持续上升的情况下,为保证铁路高额固定资产投资的可持续性,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迫在眉睫。2013年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外部融资,内部挖潜”筹集铁路建设资金。2014年4月国务院会议再次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铁路建设的政策措施。我们认为设立铁路发展基金,运价改革等将为铁路行业注入市场活力,并保障铁路固定投资可持续性。
投资建议
重点关注铁路交通设备制造企业。铁路行业主要分为铁路基建、铁路交通设备制造及铁路运营三个子行业。我们认为铁路运营子行业在目前客运受制于铁路公益性定位,而货运提价后在中国经济尚未完全企稳前,面临货运量下行的压力,运营板块目前面对一定的经营压力。基建子行业,短期内将受益于政府的铁路建设刺激经济政策,但是中期来看,由于铁路基建2014年投资已经达到6000亿元,未来成长性预期不强。我们重点推荐铁路交通设备制造子行业。我们认为子行业将持续受益于铁路投资增加,新投运线路设备需求,既有线路班次加密设备需求及未来动车组维修需求,未来将迎来高速增长期。同时中国的地铁发展及中国高铁的持续海外拓展,预期为行业内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重点推荐公司为持续进行海外市场拓展的中国南车(1766.HK;买入;TP:7.15港元)及H股上市时间不久的中国北车(6199.HK;未有评级),铁总的铁路交通设备订单基本上为着两家公司所垄断。
风险提示
i)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低于预期;ii)铁路新通车里程不达预期;iii)动车招标速度慢于预期;iv)铁路改革速度慢于预期。
通信行业7月第1周周报:FDD启动新阶段,继续推荐设备行业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走势与估值
近五日大盘呈震荡走高态势,通信板块个股均出现上涨,设备类个股相对较强。从行情的特点来看,我们依然维持原有判断,即板块整体的系统性特征比较明显,设备类子行业整体比较突出。飞天诚信、国脉科技、航天通信等走势较强,涨幅分别为33.09%、24.85%和16.8%,相对而言,新股概念和4G概念相关个股走势较为强劲。
截止到2月19日,剔除负值情况下,BH通信设备板块TTM估值为45.2倍,相对于全体A股估值溢价率为378.1%,估值和估值溢价率整体仍呈现上升走势。相对而言,A股整体估值在系统性上涨情况下得以提升,通信板块高估值情况有缓解趋势,但就目前估值情况看,仍承受一定压力。
投资策略
本周随着4G的FDD商用试用牌照发放,通信板块热点突出,整体看行业在基本面改善的影响下继续保持强势,由于共同受益于4G主题,子行业间差异不是很明显,主题、事件的催化是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从基本面看,我们仍然维持原有判断,即通信板块业绩底部基本确认,良好的盈利预期加之4G主题的明朗化是支撑估值提升的重要动力。投资策略仍维持原有观点,建议重点选择确定性强的子行业,从中长期布局,注重安全边际,继续推荐4G产业链、网络优化、广电设备等子行业,优选行业明朗、业绩高增长个股的投资机会,股票池推荐数码视讯、二六三、新海宜、邦讯技术。
色金属行业投资策略:持续看好新材料行业投资机会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上半年有色金属行业整体平淡,个股持续活跃:
金属价格方面,内外盘金属价格除金属镍受印尼限制原矿出口政策影响,上涨37.36%,其他金属价格冷热不一,部分供应端收紧的品种录得一定涨幅,LME 锌、锡上涨2.79%、2.15%。 资本市场方面,有色指数微跌0.89%,表现较为平淡。但是个股方面表现活跃,其中,受镍价上涨,镍业股持续走高;深加工板块个股、新能源汽车相关个股持续活跃。
长期看好新材料行业投资机会:
1、在新经济中,政府扶持、专利开源等多重利好推动新能源汽车跨越式发展,对碳酸锂、钕铁硼磁性材料需求形成促进作用。我们预测2014年~2020年动力电池用碳酸锂CAGR 为35.92%、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钕铁硼CAGR 为59.80%。
2、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过程中,油气、新能源投资方兴未艾。油气、核电建设将带动高端管材需求持续扩容。
3、传统粗放式能源消费方式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大气污染倒逼节能减排。汽车轻量化与尾气排放治理将催生高端镁、铝合金以及尾气催化剂市场扩容。
大金属适当参与供给收紧预期:
在需求不振的大前提下,供给收紧预期很难在逻辑上完美成立,但是阶段性矿山停产关闭若没有及时的新开矿山补充,加之大宗商品交易中大量中间商和投机商的存在,金属价格波动幅度可能出现较大波动。我们建议短期谨慎参与供给收紧预期的投资机会,从资源禀赋、供需平衡以及中国供给集中度三个维度出发,建议下半年适当关注锌、铝土矿、精炼锡短期结构性短缺投资机会。
投资建议:
我们长期看好新经济相关的新材料投资机会。重点关注碳酸锂、钕铁硼、高端不锈钢管材、镁、铝合金和尾气催化剂投资机会。短期适当参与大金属供给收紧预期,关注、锌铝土矿、锡品种结构性短缺投资机会。首次给予行业“增持”评级,个股方面重点推荐正海磁材、久立特材等。
风险分析:
中国经济下滑,金属需求持续疲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油气、核电等领域投资低于预期;主要矿产出口国资源保护力度超预期。
环保及公用事业2014 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综合环境服务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政府对环境治理思路在发生变化。过去治理重点在污染源治理,哪里产生污染,就在哪里开展治理,主要工作是建设污染处理设施来满足排放标准,市场容量集中在设备建造环节。随着政府对环保的重视以及建造需求逐步萎缩,目前治理思路趋向于多层次的综合治理,市场需求将向综合服务转化。
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角色发生变化。过去政府在环保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不仅是环保项目的投资主体、也是运营管理主体,对促进我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起到积极作用。随着政府职能转变要求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政府将主要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来提供公共产品,更多的定位在于整体的规划以及依法监管层面。
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在发生变化。无论是大气治理,还是污水处理,传统以污染点治理为主的设备建造市场正面临快速萎缩,企业需要主动调整战略来适应市场的变化。随着综合治理成为未来的主要思路,综合型环境治理服务以及已建成项目后续运营服务市场需求将快速释放,企业综合服务能力是未来竞争的核心所在。
下半年投资策略: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调整,我们认为传统需求增长放缓问题带来的估值压力基本被市场所消化。在行业变革阶段,细分行业发展会趋于分化,重点把握个股机会。从行业需求增长角度,看好脱硝、锅炉改造、污泥处理、垃圾焚烧、燃气改革、特许运营等板块;从公司经营角度,看好战略定位清晰、业务转型进展顺利的公司;从行业政策方面,看好《清洁水行动计划》以及《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下半年推出对行业估值的提升,有望成为市场短期炒作的催化剂。以中信行业分类看,环保及公用事业PE 水平从年初的33 倍左右回落到目前的25 倍,已经接近行业PE 历史底部20 倍附近。考虑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以及下半年政策出台对行业估值提升预期,我们认为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经处于阶段性底部,维持行业“强于大势”的投资评级。
2014 年推荐股票组合:国电清新(脱硝业务及特许运营)、永清环保(脱硝及土壤修复)、中电环保(核电水处理)、易世达(燃气业务)、新疆浩源(燃气改革)、先河环保(空气监测系统)、龙净环保(脱硝业务)、巴安水务(综合转型)、维尔利(垃圾发电及沼气)、津膜科技(水质提升)、燃控科技(锅炉改造及垃圾发电)。
风险提示:新业务需求释放以及政策出台低于预期
2014年7月燃气行业投资策略:进口气源进一步多元化
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观点
消费维持,生产略升
5月份,天然气产量10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0%;天然气进口量49亿立方米(其中管道气3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19亿立方米),增加19.9%;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42亿立方米,增长13.6%。
进口气源进一步多元化
5月21日,中俄两国政府在上海签署《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总价为4000亿美元。6月17日,中国海油与BP签署了一份液化天然气(简称“LNG”)长期供应框架协议。自2019年起,BP公司将从其全球LNG资源组合向中国海油每年供应多达150万吨的LNG资源,供应期限20年。双方希望于2014年中达成最终的商务协议。中俄天然气协议、中英LNG框架协议有利于天然气供应增加,缓解我国天然气供需缺口,满足清洁能源的需求增长,我国进口气源也进一步多元化。同时,随着进口天然气的增长,对外依存度加大,而价格倒挂的情况预计也会逐步改善。
投资建议:
评级为:未来十二个月内,增持。
我们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天然气,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未来发展空间较大。清洁能源尤其是天然气的供应增加,以及天然气管输能力的增加,有利于天然气消费和使用。可关注管网一体,能相对有效转嫁成本压力、能从消费量增长中获益的企业,如陕天然气、金鸿能源、新疆浩源等。
2014年度中期军工行业策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策略:地区局势及军工资本运作驱动着中国军工股
美国的反恐战争刺激着美国国防费用的高额支出,也刺激着美军工巨头们的股价。但从A股军工股表现看,目前事件驱动仍然是影响A股军工股的最大变量,国家对军工资本运作政策及地缘事件冲突等事件性因素主导着A股军工板块的行情。出现此局面的原因是虽然亚太地区局势紧张常常刺激军工股股价的波动,但由于A股军工股均没有实现集团整体板块的上市,也就还没有理顺母公司和已上市公司关系,这就使得股价的波动往往更受母公司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改制的政策影响。从2013年12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许达哲接任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后成飞集成停牌公告注入成飞、沈飞和洪都科技核心军工资产,我们认为新领导的上台对军工企业资本运作态度积极,科研院所改制及核心军品上市进程有望加速。
推荐公司:航天长峰、航天科技、国睿科技、光电股份、中航飞机、哈飞股份,同时建议关注中国卫星、中航电子和中国重工。
风险提示:军工科研院所改制不达预期